[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及其PN排放控制系统与PN排放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68025.1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0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华;史学刚;孙雪莉;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9/00 | 分类号: | F01N9/00;F01N11/00;F02D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晓光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及其 pn 排放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PN排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获取DPF内部的碳载量以及灰载量,判断DPF内部的碳载量以及灰载量是否处于高载区域,若是,则发动机保持当前运行模式,若否,则控制发动机进入灰分累积模式或超温控制模式;
所述灰分累积模式包括提高发动机机油消耗率,发动机机油消耗率的提升可通过控制发动机喷油嘴、增压器、EGR部件;
所述超温控制模式包括调整发动机运行模式,调整发动机运行模式包括控制发动机燃烧、增压器、EGR执行器的动作,以使发动机排气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或者使发动机排气温度在预设时间段内高于预设温度值的时间低于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N排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DPF内部的灰载量低于第一预设灰载量且碳载量低于第一预设碳载量时,判断DPF内部处于空载区域,控制发动机进入灰分累积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N排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DPF内部的灰载量低于第二预设灰载量,第二预设灰载量大于第一预设灰载量,且碳载量高于第一预设碳载量并低于第二预设碳载量时,判断DPF内部处于部分积碳区域,控制发动机进入超温控制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PN排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发动机原机排放的颗粒物含量,并根据发动机原机排放的颗粒物含量确定DPF内部的碳载量。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PN排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发动机机油消耗率,并根据机油消耗率确定DPF内部的灰载量。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PN排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DPF再生完成后,检测DPF前后压差,并根据DPF前后压差确定DPF内部的灰载量。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PN排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温控制模式包括调整发动机运行模式,使发动机排气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或者使发动机排气温度在预设时间段内高于预设温度值的时间低于10%。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PN排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分累积模式包括提高发动机机油消耗率。
9.一种发动机PN排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检测发动机原机排放的颗粒物含量的颗粒物检测装置;
用于检测机油消耗率的机油消耗率检测装置;
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颗粒物检测装置以及所述机油消耗率检测装置电连接,并根据所述颗粒物检测装置以及所述机油消耗率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判断DPF内部的碳载量以及灰载量是否处于高载区域,并在DPF内部的碳载量以及灰载量未达到高载区域时,控制发动机进入灰分累积模式或超温控制模式;
所述灰分累积模式包括提高发动机机油消耗率,发动机机油消耗率的提升可通过控制发动机喷油嘴、增压器、EGR部件;
所述超温控制模式包括调整发动机运行模式,调整发动机运行模式包括控制发动机燃烧、增压器、EGR执行器的动作,以使发动机排气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或者使发动机排气温度在预设时间段内高于预设温度值的时间低于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PN排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DPF前后压差的DPF前后压差传感器,所述DPF前后压差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11.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包括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发动机PN排放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80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