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梯度压控的皮肤软组织扩增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8360.1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9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纪世召;肖仕初;帅超群;刘俊;夏照帆;孙颖;王光毅;黄洁;佟希睿;吴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海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胡海滔 |
地址: | 2004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梯度 皮肤 软组织 扩增 设备 | ||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具有梯度压控的皮肤软组织快速扩增设备,包括两个皮肤附着装置,所述两个皮肤附着装置构造成固定至创缘两侧的皮肤,每个皮肤附着装置包括放置在皮肤上的附着板、以及可枢转地连接至附着板并能够刺入皮肤的多个刺入构件,其中,所述多个刺入构件沿着离开创缘的方向分布在附着板上、并且相对于附着板的可枢转角度逐渐变小;和可移除地连接至两个皮肤附着装置的牵拉构件。根据本公开的皮肤软组织快速扩增设备对创缘两侧不同距离的皮肤进行梯度牵张扩增,避免了单一位点皮肤的过度受压。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创面修复、组织重建领域。更具体来说,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梯度压控的皮肤软组织快速扩增设备。
背景技术
如何快速修复皮肤软组织损伤、封闭皮肤软组织缺损伤口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伴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缝线、医用胶水、订皮机、皮肤移植、皮瓣移植等被用于创面闭合。然而,针对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目前尚无理想的解决方式。临床采用的皮肤移植或皮瓣移植方法不仅手术复杂、需要较高的操作技术,而且需要获取供区部位的组织、造成二次创伤。此外,新移植的皮肤或皮瓣感觉较差,不能满足功能修复的需求。因此,寻找和探索更加理想的创面修复方式是临床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
基于皮肤软组织的粘弹特性,各种皮肤扩张器和皮肤牵张技术被应用于皮肤的扩张和再生,其相比于传统的皮肤移植和皮瓣移植具备一定的优势。然而,体内皮肤扩张器耗时长、存在植入物感染的风险,并不适宜于快速修复封闭创面。目前临床使用的皮肤牵张设备主要由皮肤附着系统、牵拉动力系统和张力维持系统三部分组成,存在构造复杂、创伤大、成本昂贵等缺点。此外,该皮肤牵张设备主要通过锚定近创缘位置皮肤发挥牵张作用,仅能实现单一位点皮肤的牵张,容易导致近创缘位置皮肤成为最大牵张受力点,这不仅容易产生皮肤卡压损伤、而且不能充分扩张伤口两侧的远端皮肤。因此,目前临床应用的产品在创面修复重建的能力有限,并不能实现皮肤软组织的充分快速扩增。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至少一个缺陷的具有梯度压控的皮肤软组织快速扩增设备。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梯度压控的皮肤软组织扩增设备,其中,所述皮肤软组织扩增设备包括:
两个皮肤附着装置,所述两个皮肤附着装置构造成固定至创缘两侧的皮肤,每个皮肤附着装置包括放置在皮肤上的附着板、以及可枢转地连接至附着板并能够刺入皮肤的多个刺入构件,其中,所述多个刺入构件沿着离开创缘的方向分布在附着板上、并且相对于附着板的可枢转角度逐渐变小;和
可移除地连接至所述两个皮肤附着装置的牵拉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刺入构件包括枢转块和从枢转块伸出的一个或多个针,枢转块包括供刺入构件枢转的枢孔、以及以枢孔的中心为圆心大体呈圆弧形的限位沟槽,其中,沿着离开创缘的方向,所述多个刺入构件的限位沟槽的弧度逐渐变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针从枢转块的下表面向下伸出,并且构造成随着附着板放置在创缘两侧的皮肤上而刺入皮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针构造成略微向前弯曲并呈大致钩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附着板包括板体和设置在板体上的多个枢转组件,每个枢转组件包括被接收在枢孔中的枢轴、以及在限位沟槽内沿限位沟槽的长度方向能够移动的限位柱。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沟槽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的弧度限定了枢转块能够枢转的角度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初始状态下,限位柱被定位在限位沟槽的靠近创缘的位置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枢转组件的枢轴和限位柱均从板体的左侧表面向外伸出,或者均从板体的右侧表面向外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枢转组件的枢轴设置在相应的限位柱的上方附近、或者设置在相应的限位柱的下方附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海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上海长海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83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