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保存分类的肿瘤取样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8669.0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7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亢春彦;陈洁;张秀芝;王凌霄;高风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祁学民 |
地址: | 45119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保存 分类 肿瘤 取样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保存分类的肿瘤取样设备,包括样品保存装置和针芯控制装置,所述样品保存装置包括连接体、样品盘和限位环,所述连接体包括连接筒和连接板,所述样品盘套设在连接筒右部的外周壁上,所述样品盘包括盘体、样品管和螺纹帽,所述限位环旋装在样品盘左侧的连接筒外周壁上,所述针芯控制装置包括固定管、活动管和针芯,所述固定管左端同轴固定在连接板右侧面上,所述活动管为位于固定管内部的圆形管体,所述针芯包括连接杆、针芯主体和拉杆。本发明为解决钙化或纤维化的肿瘤不便于穿刺取样,且取样后的病理组织分类过程繁琐的问题,能够在肿瘤取样时容易操作,取出的病理组织也便于分类保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保存分类的肿瘤取样设备。
背景技术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根据新生物的细胞特性及对机体的危害性程度,又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肿瘤的确诊需要作病理切片检查,为获得病理组织,尤其是隐藏在身体内部的病理组织,需要进行活检取样,在活检取样时,将针芯和套针同时推入病理组织内部,经B超等显像手段确认针芯到达病理位置,病理组织会嵌入钩槽内,此时,将套针迅速推向针尖,套针上的刃口将嵌入钩槽内的病理组织切下一块,退出针芯和套针,取出病理组织即可进行切片检查。
但是一些肿瘤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钙化或纤维化,会使得肿瘤硬度过高,在活检取样时,针芯和套针不易穿入肿瘤内部,一般在针芯在切下一块病理组织后,需要针芯和套针同时脱出肿瘤外,对取下的病理组织进行分类保存,为了保证样本取样分析的准确性,肿瘤的活检穿刺需要在同一部位进行多次病理组织取样,现有肿瘤取样设备需要多次使针芯和套针进入肿瘤内取样,不仅增加了取样时间,多次穿入较硬的肿瘤不易操作,同时切下的病理组织分类过程也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钙化或纤维化的肿瘤不便于穿刺取样,且取样后的病理组织分类过程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保存分类的肿瘤取样设备,能够在肿瘤取样时容易操作,取出的病理组织也便于分类保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保存分类的肿瘤取样设备,包括样品保存装置和针芯控制装置;
所述样品保存装置包括连接体、样品盘和限位环,所述连接体包括连接筒和连接板,所述连接筒为左右两端均开口的筒体,所述连接筒左部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右侧的连接筒外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状的、开口朝外的U型槽,所述每个U型槽内均设置有卡柱,所述卡柱为中心轴线平行于连接筒的中心轴线的圆柱形杆体,所述每个卡柱朝向连接筒中轴线一端为内端、另一端为外端,所述每个卡柱内端均设置有多个连接所在U型槽内部底面的第一压缩弹簧,所述每个卡柱内端位于U型槽内、外端位于连接筒外,所述连接筒内周壁左部设置有封闭连接筒左端开口的密封体,所述密封体为中轴线处设置有贯穿密封体左右端面的第一圆形通孔的圆柱体,所述密封体的外周壁和连接筒的内周壁连接,密封体的左端和连接筒的左端平齐,所述密封体的左端设置有连通第一圆形通孔的套针,所述密封体右侧的连接筒底端设置有贯穿连接筒周壁的第一方形通孔,所述第一方形通孔右侧的连接筒内周壁上设置有第一弹性板,所述第一弹性板为倾斜设置的弧形板体,所述第一弹性板下端连接于第一方形通孔右侧的连接筒内周壁、上端向左倾斜,第一弹性板的弧形凸起朝向右上方,所述第一弹性板的弧形开口正对应下方的第一方形通孔,所述连接板为同轴设置于连接筒右端的直径大于连接筒的圆形板体,所述连接板圆心处设置有贯穿连接板左右侧面的第二圆形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86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