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QTT的配电物联网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8786.7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6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标;郑伟;王建锋;陈亮;仲赞;胡钱巍;刘皓;蒋建杰;陈家乾;马阳;蒋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田金霞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qtt 配电 联网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QTT的配电物联网系统及其方法,其中系统包括:感知环,包括多个设置在配电网中的数据采集与监测设备和感知控制模块;应用环,包括多个应用服务器和应用控制模块;通信环,包括至少一个通信模块,每个通信模块分别与应用控制模块和对应的感知控制模块连接;应用环用于下发应用请求,使得感知环根据应用请求控制配电网中的配电设备,并获取配电设备的设备数据,感知环将设备数据反馈给应用环;和/或感知环用于感知获取配电设备的设备数据,并将设备数据发送至应用环,使得应用环对设备数据进行数据管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监测和数据预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构建的配电物联网系统更加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MQTT的配电物联网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电网与物联网的技术融合,有助于构建可靠稳定、经济高效、规范标准、友好互动的新一代电网,并提升电网各应用环节的智能化水平。云计算作为一个虚拟资源池,能为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应用提供强大的、低成本的、动态伸缩的计算配电设备状态监测云平台,有助于实现海量数据的计算和挖掘,具备节能环保、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和高安全性的特征。
然而目前的配电物联网架构通常是“云,管,边,端”四层架构。“云”是云化的主站平台,“管”是“端”和“云”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边”是一种靠近物或数据源头处于网络边缘的分布式智能代理,“端”是配电物联网架构中的状态感知和执行控制主体终端单元;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配电物联网架构较为复杂,概念笼统不具体,不利于设计、实施与维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基于MQTT的配电物联网系统及其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MQTT的配电物联网系统,其中,包括:
至少一个感知环,包括多个设置在配电网中的数据采集与监测设备和感知控制模块,每个数据采集与监测设备和感知控制模块连接;
应用环,包括多个应用服务器和应用控制模块,每个应用服务器和应用控制模块连接;
通信环,包括至少一个通信模块,每个通信模块分别与应用控制模块和对应的感知控制模块连接;
应用环用于下发应用请求,使得感知环根据应用请求控制配电网中的配电设备,并获取配电设备的设备数据,感知环将设备数据反馈给应用环,使得应用环对设备数据进行数据管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监测和数据预警;和/或
感知环用于感知获取配电设备的设备数据,并将设备数据发送至应用环,使得应用环对设备数据进行数据管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监测和数据预警;
其中,设备数据包括运行状态数据和/或环境数据。
优选的,基于MQTT的配电物联网系统,其中,应用控制模块设置有第一接入接口,第一接入接口用于接入通信模块和与通信模块连接的感知环;和/或
通信模块设置有第二接入接口,第二接入接口用于接入感知环。
优选的,基于MQTT的配电物联网系统,其中,配电网包括多个配电设备;
数据采集与监测设备和与其对应的配电设备连接;
数据采集与监测设备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应用请求控制配电设备;
感知获取单元,用于感知获取配电设备的设备数据;
感知发送单元,用于将设备数据发送至感知控制模块。
优选的,基于MQTT的配电物联网系统,其中,
应用服务器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工商大学,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87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