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色纺高F扁平涤纶长丝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69228.2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0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英;张井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汇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1/20 | 分类号: | D02G1/20;D01D5/253;D02J13/00;B05D7/22;B05D7/24;B05D1/38;B05D5/00;B05D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锦明智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503 | 代理人: | 孙艾明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色纺高 扁平 涤纶 长丝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色纺高F扁平涤纶长丝的制备方法,用匀速生头杆进行生头,生头杆的气源为冷冻干燥气源,丝束匀速进入上热箱并采用螺旋式环状加热,假捻器采用腾高Φ55PU盘,通过降低D/Y,减少假捻器转速,并同步增加丝束的接触面来减少单丝损伤,提高弹性,同时控制热箱的散热性,保证温度稳定性。该方法制备的长丝品质均匀,且不易产生单丝断裂和飞毛,便于后道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色纺高F扁平涤纶长丝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涤纶纤维的差别化生产技术的推广,普通常规涤纶纤维很难满足中高端纺织织物的要求,现有技术的多F扁平涤纶丝生产中,同一生产线不同时段生产的产品品质不一,容易产生单丝断裂,且纺织飞毛,导致客户后道产品柔软性、光泽性,弹性都不尽如人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色纺高F扁平涤纶长丝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涤纶长丝稳定性差的问题,利用纳米保温层提升热箱稳定性,保证温度稳定度。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色纺高F扁平涤纶长丝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POY扁平丝→丝束原丝管→单向箭头预网络→导盘式第一罗拉→上热箱→冷却板→假捻器→导盘式第二罗拉→网络→导盘式辅助罗拉→下热箱定型→皮辊式第三罗拉→出丝导丝器→油轮上油→卷绕成型;其中,用匀速生头杆进行生头,生头杆的气源为冷冻干燥气源,丝束匀速进入上热箱并采用螺旋式环状加热,假捻器采用腾高Φ55PU盘,通过降低D/Y,减少假捻器转速,并同步增加丝束的接触面来减少单丝损伤,提高弹性;丝束经过皮辊式第三罗拉时,与皮辊式第三罗拉点接触;卷绕张力为9-9.5g,热箱温度210℃,压力0.06-0.1MPa。
所述第一、第二罗拉以及导盘式辅助罗拉为导盘,第三罗拉为万向型皮辊,且丝束与三罗拉点接触。
为提高热箱的保温性能,所述热箱内壁上贴覆有纳米保温层,且纳米保温层包括隔热底层和均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底层采用硅氧体系隔热涂料恒温喷涂而成。
所述硅氧体系隔热涂料以笼型聚倍半硅氧烷为填料,以氨基硅树脂为粘附剂,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为辅助粘附剂,以硅酸乙酯为填补剂,以甲苯和乙醇为溶剂。
所述硅氧体系隔热涂料的质量配比如下:笼型聚倍半硅氧烷5-10份、硅酸乙酯10-20份、甲基三乙氧基硅烷20-30份、氨基硅树脂10-20份、乙醇20-30份、甲苯100-200份。
所述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至甲苯中搅拌均匀,形成甲苯溶解液,所述搅拌的速度为1000-1500r/min;
步骤2,将硅酸乙酯加入至乙醇中搅拌均匀,得到硅醇液;所述搅拌的速度为500-1000r/min;
步骤3,将氨基硅树脂加入至甲苯溶解液中,低温超声分散均匀,然后缓慢加入硅醇液低温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预制涂料;低温超声分散的温度为5-10℃,超声频率为40-80kHz,所述缓慢加入的加入速度为5-20mL/min,低温搅拌的温度为10-15℃,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
步骤4,将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加入至预制涂料中,低温超声分散30-60min,得到隔热涂料,所述低温超声分散的温度为2-8℃,超声频率为80-100k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汇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汇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9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