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糖制作用的熬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9788.8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9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聂璐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四方糖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G3/04 | 分类号: | A23G3/04;A23L29/30;A23L33/125;C13B25/00;C13B25/02;C13B50/00;B01F9/10 |
代理公司: | 长沙心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3 | 代理人: | 郑志德 |
地址: | 417000 湖南省娄底市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糖 制作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食品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红糖制作用的熬制装置,包括基座和锅体,基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保护壳,还包括传动机构、搅拌机构和转动机构,锅体固定设置于转动机构内,搅拌机构固定设置于基座的上表面,传动机构分别与转动机构、搅拌机构保持传动连接,传动机构被装配用于驱动转动机构和搅拌机构以使搅拌机构对锅体内红糖进行搅拌,并使转动机构驱动锅体保持圆周运动。本发明提供的红糖制作用的熬制装置,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搅拌机构来代替人工搅拌配合搅拌机构搅拌杆搅拌动作,减少了在人工搅拌过程中的搅拌效率下降,能提高红糖的产量,同时能够防止因人工搅拌过程中,杂质掉落到锅体中,能提高红糖制作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糖制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糖制作用的熬制装置。
背景技术
红糖指带蜜的甘蔗成品糖,甘蔗经榨汁,浓缩形成的带蜜糖。红糖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用红糖可以起到补虚固本、补血补气的作用。在红糖制作工艺中,由于手工红糖仅采用甘蔗作为唯一原料,所以手工制作的红糖比加工制成的红糖,更具有营养价值。
在手工红糖制作的过程中,需要人工在熬制锅中不断的搅拌,以防止红糖粘锅,在人工不断搅拌的过程中,制作工人的体力会下降,导致工人的搅拌效率下降,当工人搅拌效率下降以后,会导致熬制锅中的红糖粘锅,导致红糖制作失败,同时采用人工搅拌容易在搅拌时带入杂质,造成红糖品质下降,为此,提出,一种红糖制作用的熬制装置,旨在解决红糖制作过程中采用人工搅拌导致的导致熬制锅中的红糖粘锅,导致红糖制作失败和在搅拌时带入杂质,造成红糖品质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红糖制作过程采用人工搅拌导致的导致熬制锅中的红糖粘锅,导致红糖制作失败和在搅拌时带入杂质,造成红糖品质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糖制作用的熬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红糖制作用的熬制装置,包括基座和锅体,所述基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机构、搅拌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锅体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机构内,所述搅拌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转动机构、搅拌机构保持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被装配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机构和搅拌机构以使所述搅拌机构对锅体内红糖进行搅拌,并使所述转动机构驱动所述锅体保持圆周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动机、圆锥齿轮一、圆锥齿轮二、圆锥齿轮三、圆锥齿轮四、传动杆,所述电动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所述圆锥齿轮一固定安装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所述保护壳一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轴接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且所述传动杆的轴杆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固定块一侧的外壁,所述圆锥齿轮二固定安装于所述传动杆远离所述固定块一端的外壁,所述圆锥齿轮三固定安装于所述传动杆远离圆锥齿轮二的一端,所述圆锥齿轮四轴接于所述保护壳一侧的内壁,所述圆锥齿轮二分别与圆锥齿轮一、圆锥齿轮四相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转动杆、连杆一、连杆二、直齿轮一、直齿轮二、滑动块和圆锥齿轮五,所述保护壳一侧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一侧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直齿轮一轴接于隔板一侧的外壁,且所述直齿轮一的轴杆贯穿并延伸至所述隔板一侧的外壁,所述连杆一固定安装于所述直齿轮一的轴杆,所述隔板一侧的外壁开设有圆槽,所述安装块内轴接有安装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四方糖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四方糖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97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多段骨折的机器人复位系统
- 下一篇:神经网络训练与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