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液流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0148.9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7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戴德兵;李中奇;张文泉;李忠明;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派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18 | 分类号: | H01M8/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黄胡生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铅酸液 流电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铅酸液流电池,具体涉及蓄电池领域,用活性碳粉与高密度的聚乙烯混合压成基板,在基板上压合一层去网状结构的玻璃态化碳层后,再将表面粗化形成正极板;在基板上复合一层紧密的泡沫镍层形成负极板,由0.1至1.5mol/L甲磺酸铅和0.9至3.7mol/L甲磺酸组成电解液。本发明能克服现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缺陷的铅酸液流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酸液流电池。
背景技术
电化学液流电池(Electrochemical flow cell)通常称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Redox flow cell)是一种大型储能装置。最早由查内尔(Thaller)提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概念。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最先开发Fe3+/Fe2+及全钒(V5+/V4+、V2+/V3+)液流电池,目前在美、日、澳等国有市售产品,当前中国没有一家企业跨入该电池行业,至今尚未涉足该储能装置的研发领域。
参见附图1,目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典型的结构,液流电池的活性物质是液态,即作为电极反应活物质,又兼任电解液作电极在工作中不发生结构变化,理论上可以无限期使用,正负极活物质通过选择性透过膜隔开,氧化还原反应分别在隔膜两边进行,单电池由双极板(正极与负极)及隔膜组成,可以串联多个单电池组成大的不同型号(规格)的电堆,实现大规模储能。电池电压由串联单电池的数量与活性物质类别所决定。电池容量由储液罐内活物质多少决定,可以100%深放电而对电池基本无损害,电池可以“即时充电”(零时间)即更换活物质的储液罐或开始流动即可。这类电池寿命可达20年以上,具有可靠性高、制造成本、运行及维护成本都较低、无噪音、无污染、建设周期短等特点和优点。变换一个视角来看,我们可以把液流电池当成一个循环充放电“燃料电池”。它不仅是一个消耗化学能转为电能的装置,而且还是一个比“燃料电池”有更大发展空间的电能供给装置;
现行的多硫化钠/溴液流电池、全矾液流电池、钒溴液流电池、铁/铬流流电池、锌/溴等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存在的缺陷是:
1、需要离子选择性透过的隔膜,为防止正负极活性物质的交叉渗透,引起容量的损失,又能让H3O+自由通过,即形成回路,对隔膜的要求较高,价格昂贵,是目前现行液流电池发展的瓶颈;
2、需要供给正、负极活物质反应的泵要两个(正、负极各一个),液流电池的正负极正负极电解液被分装在两个储液罐中,各由一个泵使溶液流经电池,在离子交换膜两侧的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铅酸液流电池,能克服现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缺陷的铅酸液流电池。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铅酸液流电池,采用活性碳粉与高密度的聚乙烯混合压成基板,在基板上压合一层去网状结构的玻璃态化碳层后,再将表面粗化形成正极板;在基板上复合一层紧密的泡沫镍层形成负极板,由0.1至1.5mol/L甲磺酸铅和0.9至3.7mol/L甲磺酸组成电解液。
优选的,基板中活性碳粉和高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为6:1。
优选的,基板上压合一层玻璃态化碳层时的压力为8kg/cm2,温度为160至180℃。
优选的,基板上复合一层紧密的泡沫镍层时的压力为8kg/cm2,温度为160至180℃。
优选的,电解液中Pb(CH3SO3)2浓度越高,CH3SO3H浓度则越高,充电态中Pb2+浓度高,H+低,放电则反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派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旭派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01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