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玻璃微珠修复设备及建筑施工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0315.X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8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鲁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速一腾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20 | 分类号: | E01C23/20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王臻巍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东疆保税港区)亚洲路6975***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玻璃 修复 设备 建筑 施工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化玻璃微珠修复设备及建筑施工车辆,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施工工艺很难保证玻璃微珠刚好处于合适的镶嵌位置,或者说,当玻璃微珠嵌入粘附层后,随着粘附层的凝固,没有办法修补的技术问题,包括旋转主体、微珠铺设模块、粘附层铺设模块、旋转刮板和熔融模块.本方案具有自动铺设、提醒、修补等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化玻璃微珠修复设备及建筑施工车辆。
背景技术
在市政工程中,公路上通常会存在下水道井盖或者其他井盖(例如电缆井盖),白天的时候,行人或者驾驶者可以注意到这些井盖,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进行行车路径的调整,但是夜晚光线不足,行人或者驾驶人员很难注意到井盖,因此,多有不便。
现有的玻璃微珠施工过程中,需要要让玻璃微珠部分露出于粘附层,部分嵌在粘附层内,这样的状态才可以实现良好的反光效果,但是现有的施工工艺很难保证玻璃微珠刚好处于合适的镶嵌位置,或者说,当玻璃微珠嵌入粘附层后凝固,没有办法修补,因此,难以得到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玻璃微珠修复设备及建筑施工车辆,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施工工艺很难保证玻璃微珠刚好处于合适的镶嵌位置,或者说,当玻璃微珠嵌入粘附层后凝固,没有办法修补的技术问题。
为了缓解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自动化玻璃微珠修复设备,包括:
旋转主体、微珠铺设模块、粘附层铺设模块、旋转刮板和熔融模块;
所述旋转主体的底面设置为圆形且配置为能够覆盖路面的井盖;
所述微珠铺设模块、所述粘附层铺设模块、所述旋转刮板和所述熔融模块均连接于所述旋转主体、能够围绕所述旋转主体的中轴线旋转;
所述微珠铺设模块设置有微珠出料头,所述微珠出料头的下部设置有微珠出料口,所述微珠出料口的开口沿所述旋转主体的径向方向开设;
所述粘附层铺设模块设置有粘附层出料头,所述粘附层出料头设置有粘附层出料口,所述粘附层出料口的开口沿所述粘附层的径向方向开设;
所述熔融模块包括熔融头,用于对铺设的粘附层进行再加热;
所述旋转刮板用于刮除熔融态的粘附层。
更进一步地,
所述微珠铺设模块还包括微珠出料盘,所述微珠出料盘套设于所述旋转主体的下部、内部具有与所述微珠出料口导通的空腔;
所述旋转主体内设置有微珠通道,所述微珠通道的一端与外部导通,另一端与所述微珠出料盘的内部空腔导通。
更进一步地,
所述粘附层铺设模块还包括粘附层出料盘,所述粘附层出料盘套设于所述旋转主体的下部、内部具有与所述粘附层出料口导通的空腔;
所述旋转主体内设置有粘附层通道,所述粘附层通道的一端与外部导通,另一端与所述粘附层出料盘的内腔导通。
更进一步地,
所述旋转主体的底部设置有齿轮传动机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中心齿轮、过渡齿轮和外齿圈;
所述中心齿轮的中心与旋转主体的中心重合;
所述外齿圈套设于所述中心齿轮的外部并且与所述中心齿轮的中心轴重叠,所述外齿圈与所述旋转主体固定连接。
所述过渡齿轮设置于所述中心齿轮和所述外齿圈之间,分别与所述中心齿轮和所述外齿圈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速一腾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速一腾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03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