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变形钎料及其自动化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0678.3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3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星星;吴港;骆静宜;杨晓红;李帅;何鹏;龙伟民;杜全斌;温国栋;贾连辉;石磊;上官林建;崔大田;彭进;武胜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35/26 | 分类号: | B23K35/26;C22C13/02;C22C1/02;C22B9/04;C22B9/00;F27B14/04;F27B14/08;F27B14/20;F27D7/06;F27D27/00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张龙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变形 料及 自动化 制备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柔性变形钎料,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含量为:Bi的含量为39~45wt%,In的含量为2~4wt%,Ag的含量为0.1~0.3wt%,Sn为余量;所述的Bi的纯度≥99.9%,In的纯度≥99.99%,Ag的纯度≥99.99%,Sn的纯度≥99.999%。
2.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自动化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频炉(8)、盖体、真空调节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中频炉(8)底部具有锥度,中频炉(8)的底端设有流嘴(11),流嘴(11)上设有与控制系统相连接的电磁阀(12),中频炉(8)的炉壁顶部设有进气管(4)和排气管(14),炉壁底部设有细管(6);所述盖体设置在中频炉(8)顶端,盖体上分别设置有定压阀(7)、双轴机械搅拌装置和热电偶(5),双轴机械搅拌装置包括电动机(1)、减速器(2)和两个搅拌棒(10),电动机(1)和热电偶(5)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且热电偶(5)与中频炉(8)的中频线圈(9)相连以监控中频炉内温度;所述真空调节系统包括高压气体装置(15)、压力传感器(3)和真空泵(13),高压气体装置(15)通过进气管(4)与中频炉(8)相连通,真空泵(13)通过排气管(14)与中频炉(8)相连通,压力传感器(3)设置在中频炉(8)内侧,真空泵(13)将中频炉(8)抽真空后压力传感器(3)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高压气体装置(15)通入高压气体至指定压力,压力传感器(3)再次反馈至控制系统使高压气体装置(15)停止通入高压气体;所述控制系统还可以控制定压阀(7)释放多余的压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自动化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频炉(8)尾部锥度为5:1~10: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自动化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棒(10)的搅拌叶片线速度不超过2m/s,且两个搅拌棒(10)的搅拌叶片旋转方向相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自动化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叶片为石英叶片。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自动化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气体为保护气体或还原性气体,保护气体为氮气、氩气或氦气其中的一种,还原性气体为氢气或一氧化碳其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自动化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体为氮气。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自动化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为计算机或工控机。
9.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Bi的含量为39~45wt%,In的含量为2~4wt%,Ag的含量为0.1~0.3wt%,Sn为余量,称量原料,并先将混合均匀的Bi颗粒和Sn颗粒放入中频炉;
步骤二、先用真空泵将中频炉抽真空,压力传感器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打开高压气体装置通入高压气体使炉内气压大于0.1MPa,压力传感器再次反馈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关闭高压气体装置;
步骤三、将中频炉温度设置为350-400℃,保温5min,得到SnBi熔体A,随着温度升高,中频炉内压力增大,控制系统控制打开定压阀进行排压至预定压力;
步骤四、将原料In和Ag混合,得到混合粉,用氮气将混合粉通过中频炉底部的细管吹入SnBi熔体A中,同时开启双轴机械搅拌装置匀速搅拌,且混合粉吹入完成后的30min内始终开启双轴机械搅拌装置,吹入过程和搅拌过程由控制系统控制;
步骤五、制作完成后,待炉内温度下降至250℃,由控制系统打开电磁阀,将炉内液态钎料由流嘴浇注到模具中,得到柔性变形钎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氮气的气体压力为0.2~0.4MPa,In粉和Ag粉的混合粉吹入速度为2~3g/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067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床垫弹性指标的评判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牛肉快速风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