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装卸的舵叶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0827.6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6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丁郁华;李广红;杨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阳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Q3/08 |
代理公司: | 东台金诚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82 | 代理人: | 刘登科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装卸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装卸的舵叶加工装置,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呈“L”型,第二底座呈“U”型,第二底座位于第一底座的上方并与第一底座滑动连接;在第一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电机,第二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上方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有呈水平方向设置的镗杆;在第一底座的上方设有呈水平方向设置的压板,在压板和第一底座的右侧设有呈竖直方向设置的挡板,在挡板上设有限位槽,镗杆贯穿限位槽;本装置设有若干螺栓,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压板以及挡板均由螺栓固定连接,在拆卸时,只需要按步骤将螺栓拧出再将相应的部件取下即可实现整个装置的拆卸,节省了工作人员的时间,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舵叶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装卸的舵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舵叶是船舶航行中控制航向的非常重要的部件.舵叶上有上锥孔和下锥孔圆,它通过带有锥度的销子悬挂在船舶尾部的舵臂上,由舵臂支承整个舵叶.舵机是船舶舵叶的操纵机械,它控制舵轴,舵轴把持舵叶,舵机操纵可以使舵叶左右摆动,从而控制船只航行的方向,目前加工大型舵叶锥孔普遍采用大型数控落地镗床,在机加工上、下锥孔时加工上、下锥孔时,大型落地镗床只提供动力,带动镗杆转动,其他功能并没有使用,造成了很大的浪费针,对大型舵叶锥孔的特殊性,采用大型数控落地镗加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严重影响了船舶制造的速度,成为船舶机加工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课题。
在此基础上,中国适用新型公告号CN202779957U公开了一种加工大型舵叶的装置,该装置加工舵叶上铸件和舵叶下铸件,包含第一镗排组件、第二镗排组件及一对镗锥孔工具;第一镗排组件包含第一镗排及若干第一轴承支架,第一镗排穿设在舵叶上铸件的锥孔中并通过镗锥孔工具加工舵叶上铸件的锥孔;若干第一轴承支架间隔设置,并架住第一镗排;第二镗排组件包含第二镗排及若干第二轴承支架,第二镗排穿设在舵叶下铸件的锥孔中并通过镗锥孔工具加工舵叶下铸件的锥孔;若干第二轴承支架间隔设置,并架住第二镗排;第一镗排与第二镗排位于同一轴线上;该装置解决了大型舵叶不能用镗排加工的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并节约了成本,但是该装置结构在安装时比较复杂,浪费了工作人员的大量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装卸的舵叶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装卸的舵叶加工装置,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呈“L”型,第二底座呈“U”型,第二底座位于第一底座的上方并与第一底座滑动连接;在第一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位于第一底座上表面的左端,第一电机的底部固定有第一连接板;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位于第一电机的右侧,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有呈水平方向设置的螺纹杆;在第二底座的内部设有螺纹槽,螺纹杆位于螺纹槽的内部并且与螺纹槽相互配合;第二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底部固定有第二连接板;液压缸的输出端位于液压缸的上表面,液压缸的输出端上固定有呈竖直方向设置的伸缩杆,伸缩杆的顶部固定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上方设有第四连接板,在第四连接板上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位于第二电机的右侧,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有呈水平方向设置的镗杆;在第一底座的上方设有呈水平方向设置的压板,压板与第一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压板和第一底座的右侧设有呈竖直方向设置的挡板,挡板通过螺栓与挡板、第一底座固定连接,第二底座与挡板滑动连接;在挡板上设有限位槽,镗杆贯穿限位槽;在第一底座的左侧固定有控制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液压缸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滑槽,第二底座位于滑槽的正上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上均设有螺栓。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螺栓与第一底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螺栓与第二底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阳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阳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0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锥孔加工用精密度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颗粒滤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