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体污染物净积累量评估水体污染物富集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72162.2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8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体 污染物 积累 评估 富集 装置 | ||
1.一种基于水体污染物净积累量评估水体污染物富集的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的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L型汇总管(4),所述L型汇总管(4)的外侧设置有水流驱动装置,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污染清理回收装置;
所述L型汇总管(4)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驱动轴(2),所述驱动轴(2)的一端与壳体(1)固定,所述驱动轴(2)的另一端焊接有转向杆(3),所述转向杆(3)的一端固定有铁质导向头;
所述水流驱动装置包括均匀设置在L型汇总管(4)外侧的引流管(5),所述引流管(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保护壳(6),所述引流管(5)的下方位于保护壳(6)的一侧设置有回收管道(57);
所述引流管(5)的内部设置有拦截滤网(51),所述拦截滤网(5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一连接杆(52),所述第一连接杆(52)的右端与引流管(5)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2)的左端设置在引流管(5)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杆(52)的左端上下两侧对应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引流管(5)的内部,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杆(52)的左端焊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引流管(5)的内部,所述伸缩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铁块(53),所述伸缩杆贯穿第一铁块(53);
所述保护壳(6)的内部设置有L型管道(55),所述L型管道(55)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磁块(54),所述第一磁块(54)贯穿引流管(5)的下端与引流管(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磁块(54)的下方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撑台的内侧底端固定,所述L型管道(55)的内部位于支撑台下方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顶端设置有驱动按钮,所述驱动按钮为磁性,所述驱动电机的左侧套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末端设置有螺旋桨,所述L型管道(55)的内壁上位于螺旋桨的两侧固定有小型磁块(56),螺旋浆旋转的同时在其两侧的小型磁块(56)之间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使得导线内有电流流过,将第一铁块(53)变为电磁铁吸引限位块进入限位凹槽,限制拦截滤网(51)的旋转,使得悬浮颗粒物被拦截在一侧;
所述回收管道(57)的底端封闭,所述回收管道(57)为伸缩管道,所述回收管道(57)的末端一侧通过轴承链接有开合门(61),所述保护壳(6)的内部位于开合门(61)的下方固定有排放管(62),所述回收管道(57)的下方传动连接有旋转轴(63),所述旋转轴(6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保护壳(6)的内部,所述旋转轴(63)的外侧固定有主动齿轮(64),所述主动齿轮(64)的外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65),所述从动齿轮(65)分为两层,所述从动齿轮(65)的下半部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穿刺针(66),所述从动齿轮(65)的下半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末端设置有滑轮,所述保护壳(6)的内部底端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滑轮与环形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贯穿从动齿轮(65),所述从动齿轮(65)的上半部分与第二连接杆传动连接;
所述污染清理回收装置包括释放管(7),所述释放管(7)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的内部,所述释放管(7)的另一端设置在壳体(1)的外部,所述释放管(7)在壳体(1)内部的一端贯穿L型汇总管(4),所述L型汇总管(4)与释放管(7)的连接处对应设置有拦截板(41),所述拦截板(4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通水孔,所述释放管(7)在壳体(1)内部的一端内部设置有若干组清理组件;
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气囊(42),所述气囊(4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纳米颗粒,所述气囊(42)的下方设置有不溶于水的有机溶液(43);
所述限位块为磁性;
当引流管(5)内有水流流过时,水流的重力压动第一磁块(54)下移,第一磁块(54)下方的驱动按钮为磁性,通过磁性物质同性相斥的原理,按压驱动按钮启动驱动电机,输出轴旋转带动螺旋桨旋转为装置前行提供动力,螺旋浆旋转的同时在其两侧的小型磁块(56)之间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使得导线内有电流流过,将第一铁块(53)变为电磁铁吸引限位块进入限位凹槽,限制拦截滤网(51)的旋转,使得悬浮颗粒物被拦截在一侧;
靠近污染源的引流管(5)内引进的悬浮颗粒物较多,则拦截滤网(51) 的进水孔被堵住使得进水较少,则对第一磁块(54)的压力减小使得第一磁块(54)在第一弹簧的推动下上移,则该引流管(5)内的第一磁块(54)对铁质导向头的吸引较大使得铁质导向头带动转向杆(3)以及壳体(1)进行转向,该引流管(5)下方对应的驱动电机的动力减小同时其他引流管(5)内的动力不变,通过推进力的作用力大于反作用力,实现推动装置向污染源前行;
当移动至污染源时,引流管(5)内水流最小,驱动电机停止工作螺旋桨停止旋转则导线内没有电流,限位块失去吸引第三弹簧将其推出限位凹槽,拦截滤网(51)进行反转将收集的悬浮颗粒物倾倒至回收管道(57)内,回收管道(57)内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使得回收管道(57)被拉伸下压,开合门(61)的下端为弧形,当开合门(51)与排放管(62)接触时,排放管(62)推开开合门(61)将收集的颗粒物排出,当回收管道(57)下压时,旋转轴( 63) 被压动旋转下移,带动主动齿轮(64)进旋转,从动齿轮(65)上半部分与主动齿轮(64)啮合同时进行自转旋转,从动齿轮(65)下端的第二连接杆带动滑轮在滑槽内围绕主动齿轮(64)进行公转,带动从动齿轮(65)一侧的穿刺针(66)进行伸出缩回;
当装置停留在污水区,穿刺针(66)扎破气囊(42)使得污染水与纳米颗粒以及不溶于水的有机溶液(43)混合,污染水内的温度使得不溶于水有机溶液(43)蒸发,聚合物形成一层膜以固定纳米颗粒,形成一种轻质、柔性、高活性的基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216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