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升降式自动撒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3349.4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7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A23K50/80 |
代理公司: | 北京阳光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1 | 代理人: | 黄亚男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自动 装置 | ||
1.一种升降式自动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2),所述基座(2)上设有一对支撑架(1),一对支撑架(1)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架(1)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连接杆(45),一对连接杆(45)之间共同连接有撒料箱(3),所述撒料箱(3)和一对连接杆(45)同步移动,所述撒料箱(3)内设有混料机构,所述混料机构包括初级混料机构和次级混料机构,所述次级混料机构的下面设有控制下料机构(7),所述控制下料机构(7)能够控制所述次级混料机构的下料,所述初级混料机构包括第一隔板(31)和可转动的第一混料杆(611),所述第一混料杆(611)设置在所述撒料箱(3)的内部上端,所述第一隔板(31)位于所述第一混料杆(611)的下面,所述次级混料机构包括混料箱(5)和若干个可转动的第二混料杆(67),所述混料箱(5)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31)的下面,若干个第二混料杆(67)均布在所述混料箱(5)内,所述混料箱(5)的底部开设有下料口(52),所述控制下料机构(7)包括可转动的转盘(72),所述转盘(72)上设有矩形框(73),所述矩形框(73)的一端连接有挡板(74),所述挡板(74)可沿水平方向移动来控制所述下料口(52)的启闭,从而达到控制下料的效果,所述撒料箱(3)内还设有下料箱(34),所述下料箱(34)的上面设有接料斗(341),所述下料口(52)和所述接料斗(341)上下对应,所述下料箱(34)的端部连接有出料筒(35),所述出料筒(35)位于所述撒料箱(3)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自动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内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转轴(42),所述第一转轴(42)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齿轮组件垂直连接有螺杆(43),两个螺杆(43)分别位于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架(1)内,所述螺杆(43)上套设有螺母(44),所述螺母(44)的一端和所述连接杆(45)连接,所述螺母(44)的另一端连接有滑杆(441),所述滑杆(441)在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架(1)侧壁内上下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自动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的底部设有升降电机(4),所述升降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41),所述主动齿轮(41)上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411),所述从动齿轮(411)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42)上,通过所述升降电机(4)使得所述第一转轴(42)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式自动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421)和第二锥齿轮(422),所述第一锥齿轮(421)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42)的端部,所述第二锥齿轮(422)啮合连接在所述第一锥齿轮(421)上,且所述第二锥齿轮(422)套设在螺杆(4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式自动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支撑架(1)上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12),所述连接杆(45)穿过所述通孔(12)和所述撒料箱(3)连接,一对支撑架(1)上相互远离的一侧侧壁上均设有滑轨(11),所述滑轨(11)内开设有滑槽(111),所述滑杆(441)的端部在相对应的所述滑槽(111)内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式自动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混料机构还包括混料电机(6),所述混料电机(6)安装在所述撒料箱(3)内,所述混料电机(6)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混料杆(611)相连接,所述第一混料杆(611)上设有第一带轮(61),所述第一带轮(61)位于所述第一混料杆(611)靠近所述混料电机(6)的一端,所述第一带轮(61)上通过皮带(62)连接有第二带轮(63),所述第二带轮(63)位于所述第一隔板(31)的下面,所述第二带轮(63)内设有传动轴(64),所述传动轴(64)的端部伸入所述混料箱(5)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式自动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64)的端部设有第三锥齿轮(65),所述第三锥齿轮(65)下面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66),所述第四锥齿轮(66)内设有搅拌轴,若干个第二混料杆(67)均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33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椎弓根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纺布热轧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