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3778.1 | 申请日: | 2020-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2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庆;孟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庆 |
主分类号: | E01C23/03 | 分类号: | E01C23/03;C04B40/02;C04B4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混凝土 路面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包括运动台、加湿装置与覆膜装置,所述运动台上端固定安装有加湿装置,加湿装置左侧安装有覆膜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转动架、倒L形板、可伸缩支架、支撑板、主管道、运输管道、加湿头、水泵、进水管与过滤板,本发明通过加湿装置降低设备加工处理时所需要的工作空间,并对工作面进行加湿处理,同时整个加湿过程中无需随时携带盛水盒,从而降低设备整体的重量,并对进水管内的水进行过滤,防止由于水中含有的杂质从而影响工作面的平整,通过覆膜装置对不同长度尺寸的薄膜筒前后两端进行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是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随着社会的告诉发展,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其中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上部结构中的路面起着支撑与连接的作用,一般采用混凝土进行加工,在加工完成后,需要人工进行养护处理。
在对混凝土路面进行养护处理的过程中,由于路面的结构以及养护要求,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的桥梁混凝土路面一般采用人工对路面进行加湿处理与覆膜处理,从而导致工人需求量增加,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人工极易对路面进行损伤。
(2)传统的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设备在对路面进行施工时,由于设备上一般携带盛水盒,因此设备的重量较大,极易导致路面受到损伤,同时设备的加湿处理范围不易改变,从而极易影响施工效率或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设备,该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设备包括运动台、加湿装置与覆膜装置,采用上述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设备对桥梁混凝土路面进行施工时的具体方法如下:
S1、调整设备:通过加湿装置对加湿装置与工作表面之间的高度进行调整;
S2、加湿路面:通过加湿装置对工作面进行加湿处理;
S3、覆膜处理:通过覆膜装置对经过加湿处理后的工作面进行覆膜处理;
S4、完成处理:通过运动台与加湿装置相配合,对加湿装置与覆膜装置的位置进行转换,从而降低处理难度,直至对工作面完全处理;
所述运动台上端固定安装有加湿装置,加湿装置左侧安装有覆膜装置;
所述加湿装置包括转动架、倒L形板、可伸缩支架、支撑板、主管道、运输管道、加湿头、水泵、进水管与过滤板,运动台上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架,转动架上端固定安装有倒L形板,倒L形板下端固定安装有可伸缩支架,可伸缩支架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右侧中部固定安装有主管道,主管道下端固定安装有运输管道,运输管道与支撑板下端之间以滑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运输管道下端均匀固定安装有加湿头,主管道上端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进水口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末端固定安装有过滤板;通过转动架控制倒L形板的转动,从而当设备需要反向加工处理时,无需对工作台进行操控,从而降低设备加工处理时所需要的工作空间,通过倒L形板对可伸缩支架进行固定,通过可伸缩支架控制支撑板的垂直位移,通过支撑板对主管道进行固定,通过主管道将水运输至运输管道,通过运输管道对加湿头进行固定,通过加湿头对工作面进行加湿处理,通过水泵与进水管相配合,对加湿所需的水进行运输,无需随时携带盛水盒,从而降低设备整体的重量,通过过滤板对进水管内的水进行过滤,防止由于水中含有的杂质从而影响工作面的平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庆,未经张国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37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