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量倾斜摄影数据的调度渲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73955.6 | 申请日: | 2020-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9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航;胡岩峰;廉海明;俞信;王毅;刘辉;王晓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苏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T15/00;G06F16/29;G06F9/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封睿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量 倾斜 摄影 数据 调度 渲染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海量倾斜摄影数据的调度渲染方法,通过动态构建树状分页细节层次结构TPLS来实现海量倾斜摄影数据的调度渲染。本发明通过海量倾斜摄影数据的跳跃式加载方法,降低了网络请求,提高了加载效率,减少了内存占用;通过对内存中数据节点进行合并,大大提升了渲染效率,使渲染更流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量倾斜摄影数据的调度渲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Gis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倾斜摄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模型的构建,与传统的人工建模方式相比,倾斜摄影方式具有生产效率高、人工成本低等诸多优点。目前国内外有多家公司单位拥有自己的倾斜摄影模型构建工艺,其中法国Acute3D公司的Smart3DCapture倾斜摄影自动建模软件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当前的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模型技术已经属于一项成熟度较高的技术,针对海量的数据通常按照四叉树、八叉树的方式进行数据组织,然后按照瓦片调度原理实现瓦片的加载,可降低瓦片加载时间,维持内存占用可控。然而传统的瓦片调度渲染方法仍有部分缺陷:其一是其调度采用逐级向下加载的方式,需要从顶级瓦片开始加载,逐级向下直到当前所需层级的瓦片数据;二是数据是以瓦片为基本单元来参与场景渲染,每块瓦片包含至少一个模型节点,当屏幕中展现较多的模型节点且模型数据精度较高时,在一帧中渲染的图元和纹理过多会导致漫游卡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量倾斜摄影数据的调度渲染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树状分页细节层次结构TPLS,包括:
根节点R;
所述根节点R包括顶级数据节点D000和第1级分页瓦片组节点G100两个子节点,当根节点R创建时,顶级数据节点D000同时完成创建,第1级分页瓦片组节点G100随着数据的漫游动态的构建与消亡;
所述第1级分页瓦片组节点G100包括第1级动态渲染数据节点RD100和第1级分页瓦片节点P1ij(i,j=0;i,j=1)五个子节点,其中第1级动态渲染数据节点RD100在渲染遍历时由多个数据节点合并得到,是实际参与场景渲染的数据节点,第1级分页瓦片节点P1ij代表的第1级第i列第j行分页瓦片节点,当第1级分页瓦片组节点G100创建时,第1级分页瓦片节点P1ij同时完成创建;
所述第1级分页瓦片节点P1ij包括第2级数据节点D1ij和第2级分页瓦片组节点G2ij两个子节点,与顶级数据节点D000不同,第2级数据节点D1ij是在树结构动态构建过程中开始创建的,通过多线程发起数据请求,当数据返回时完成创建,第2级分页瓦片组节点G2ij随着数据的漫游动态的构建与消亡;
所述第2级分页瓦片组节点G2ij具有与第1级分页瓦片组节点G100相同的树状结构,并在漫游浏览需要时保持相同的结构向下逐级拓展,直到最后一级分页瓦片组节点Glastmn(m,n=0;m,n=2last-1-1);
所述最后一级的分页瓦片组节点Glastmn的树状结构中不再向下拓展下一级分页瓦片组节点。
一种海量倾斜摄影数据的调度渲染方法,基于上述树状分页细节层次结构TPLS进行倾斜摄影数据的调度渲染,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构建瓦片根节点R和顶级数据节点D000,完成树状分页细节层次结构TPLS的初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苏州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苏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39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氨酯岩棉彩钢板生产用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沉浸式的态势场景仿真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