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灾后房屋安全性鉴定用混凝土强度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4185.7 | 申请日: | 2020-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3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红卫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18;F16M11/42;G01N3/52;G01N3/02;B66D1/74;B66D1/12;H02K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5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屋 安全性 鉴定 混凝土 强度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领域的一种灾后房屋安全性鉴定用混凝土强度检测设备,包括底板,底板有万向轮,底板有稳定结构,底板有抬升结构,且底板有刹车结构,抬升结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n形架、定滑轮、滑板和钢绳,第一驱动电机有收卷辊,收卷辊与钢绳连接,n形架有定滑轮,钢绳有滑板,滑板设有转动结构,转动结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和第二L形支撑板,第二L形支撑板与滑板连接,第二L形支撑板有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有转动杆,转动杆有连接圆板,连接圆板有第一L形支撑板,第一L形支撑板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连接有电动推杆和支撑板,电动推杆有回弹仪,本发明回弹仪高度调节范围更加大,对于不同高度的位置检测时使用的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灾后房屋安全性鉴定用混凝土强度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往往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地质灾害发生时容易对房屋造成损伤。灾后后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测,建筑检测是指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设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以及工程实体质量、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确定其质量特性的活动。
混凝土强度时灾害发生后必须要检测的项目,以实现房屋建筑的安全性。但是现有检测装置在使用时,一般通过人为的方式对房屋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对于不同高度的位置检测时使用的不便。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灾后房屋安全性鉴定用混凝土强度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灾后房屋安全性鉴定用混凝土强度检测设备,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现有的现有检测装置在使用时,一般通过人为的方式对房屋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对于不同高度的位置检测时使用的不便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灾后房屋安全性鉴定用混凝土强度检测设备,包括底板和回弹仪,所述底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前侧壁连接有用于设备制动的稳定结构,所述稳定结构包括稳定板、滑杆、第一横板、凸块、弹簧和弹簧,所述凸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部贯穿第一横板固定连接有与底面接触的稳定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用于回弹仪抬升的抬升结构,且底板的顶部设有用于抬升结构制动的刹车结构,所述抬升结构包括收卷辊、第一驱动电机、n形架、定滑轮、滑板和钢绳,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与钢绳一端固定连接,所述n形架的内顶部固定安装有定滑轮,所述钢绳的另一端沿着定滑轮的外沿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设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第一L形支撑板、连接圆板、转动杆和第二L形支撑板,所述第二L形支撑板与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L形支撑板固定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滑板固定连接的轴承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圆板,所述连接圆板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支撑板,所述第一L形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回弹仪水平位置调节的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连接有电动推杆和支撑板,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混凝土强度检测的回弹仪,所述回弹仪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滑块,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滑槽,所述第二限位滑块与第二限位滑槽贴合滑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板通过螺栓与底板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n形架和第一驱动电机均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有直块,所述直块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转动连接有收卷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红卫,未经张红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41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质防火门阻燃装置制备安装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智能散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