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端悬垂的旋转自激俘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74360.2 | 申请日: | 2020-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7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华;叶林峰;何晨阳;李春乐;陈文涛;林声弟;王淑云;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4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垂 旋转 激俘能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端悬垂的旋转自激俘能器,属新能源领域。主要由壳体、外挂轴、压电振子、绳索及框架构成,外挂轴上设有摆轴、转轴和法兰;壳体立壁装在转轴上,壳体筒壁上设有惯性块、装有电路板和框架;摆轴上套有带拉环的摆圈,框架上装有两个簧片和一组压电振子,相邻压电振子间、压电振子与簧片间及簧片与压板间设有隔垫和隔环;转轴线和摆轴线平行且在同一平面内存在轴心距,压电片位于基板下方,簧片位于各相邻布置的压电振子的上下两侧,上方簧片位于压电振子与压板之间,绳索与两簧片固定连接,与上方簧片相连接的绳索穿过压板的导向孔后固定在拉环上,外挂轴转动时摆圈通过拉环及绳索迫使簧片及压电振子往复弯曲变形并发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和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端悬垂的旋转自激俘能器,为轨道列车轮轴等健康监测系统供电。
背景技术
轨道列车轮对正常工作是确保轨道车辆安全运行的关键。以往,轨道车辆轮系关键部件的健康状况是以定期维护、检修加以保障的;随着车辆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安全意识的提升,车辆运行期间轮对的实时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所需监测要素包括轴及轴承的温度、转速、动态刚度、磨损及振动等诸多方面。对于轮对监测系统而言,理想的方法是将各类传感监测系统安装在轮对上或靠近轮对安装,从而实现其运行状态的直接在线监测;但这种监测方案因无法为传感监测系统提供可靠、充足的电力供应而难于推广应用,因轮系处于运动状态、且轮系与车厢间存在高频颠簸振动,不便采用电缆或化学电池供电。因此,目前依然普遍采用非实时的、间接的测量方法,即将传感监测系统置于路基之上,不随车体移动或不随轮轴转动。为解决列车轴系实时监测系统的供电问题,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可与监测系统集成的微小型压电发电机,但现有各类微型发电机大都采用磁耦合激励的、且需改造轨道列车轮轴结构,不便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轨道列车轮轴监测系统供电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轴端悬垂的旋转自激俘能器,主要由壳体、端盖、外挂轴、绳索、压电振子及框架构成,外挂轴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摆轴、转轴和法兰,转轴线和摆轴线平行且在同一平面内存在轴心距;法兰经螺钉安装在轨道轮对的主轴端部;壳体的立壁经轴承、卡簧及轴承盖安装在转轴上;壳体的筒壁端部经螺钉装有端盖,筒壁外侧底部设有惯性块,筒壁内侧上方经螺钉安装有电路板、下方经端盖压接有框架;摆轴置于壳体的体腔内,摆轴上经滚珠套有摆圈,摆圈外缘上设有拉环,摆圈与拉环的宽度方向的对称中心面重合;框架上经螺钉和压板安装有两个簧片和一组压电振子,长方形的压电振子和簧片的中心处设有通孔且两端固定,压电振子由基板和压电片粘接而成,压电片位于基板下方;簧片位于各相邻布置的压电振子的上下两侧,上方的簧片位于压电振子与压板之间,两相邻的压电振子之间、压电振子与簧片之间及簧片与压板之间的端部设有隔垫、中心处设有隔环;簧片的作用是调节压电振子的频响特性,即调节回弹力和固有频率;绳索与两个簧片固定连接,绳索通过打结的方式与两个簧片固定连接,绳索处于两个簧片之间的部分从压电振子及隔环的通孔穿过,绳索被拉紧但簧片无明显变形;与上方簧片相连接的绳索穿过压板的导向孔后固定在拉环上;压电振子经不同的导线组与电路板相连。
工作过程中,外挂轴转动时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压电振子在壳体惯性力作用下与转轴相对转动、无相对移动;同时,摆圈的回转中心随摆轴绕转轴转动、摆圈与摆轴相对转动,致使拉环相对转轴线往复摆动,拉环经绳索迫使簧片及压电振子产生往复弯曲变形并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所生成的电能经电路板上的转换电路处理后存储起来或供给传感器,传感器实时地获得相关系统参数后再经电路板上的发射单元发射出去。
摆轴线和转轴线处于同一铅垂面内且摆轴线位于转轴线下方时,拉环与压板y间的距离最近,上方的簧片与拉环之间的绳索处于绷紧状态但簧片及压电振子不发生弯曲变形;随外挂轴转动,拉环与压板导向孔间的距离逐渐增加,绳索拉动簧片及压电振子向上弯曲变形;外挂轴转过180度时,摆轴线和转轴线处于同一铅垂面内且摆轴线位于转轴线上方,压电振子弯曲变形量最大但小于其许用值;随外挂轴进一步转动,压电振子及簧片在其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逐渐复位、变形量减小,待外挂轴转过360度时压电振子及簧片的变形量降为零,至此完成压电振子的一次激励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43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拼接转向的皮带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旋转激励的摆动式摩擦-压电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