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夹持稳固防掉落的物流运输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4470.9 | 申请日: | 2020-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8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宁正权;李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正权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山东宏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22 | 代理人: | 李超 |
地址: | 415900 湖南省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夹持 稳固 掉落 物流 运输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备夹持稳固防掉落的物流运输机器人,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两个电动伸缩杆底部的前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槽口,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本体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板。解决了现有市面上使用的运输机器人,大多数只具备了运输功能,无法对包裹进行固定和夹持,导致包裹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受到损坏或掉落,大大降低了运输效率,提升了包裹损坏丢失的风险,增大了人们经济损失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夹持稳固防掉落的物流运输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代物流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不少省市把发展现代物流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物流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经济将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和世界经济接轨的趋势也将加强,这是物流事业发展的大环境,物流运输技术主要包括运输设施和运输作业两大类,前者属于运输硬技术,后者属于运输软技术。
在物流运输的过程中,人们发展出小包裹自动化运输,运输机器人渐渐进入物流行业,现有市面上使用的运输机器人,大多数只具备了运输功能,无法对包裹进行固定和夹持,导致包裹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受到损坏或掉落,大大降低了运输效率,提升了包裹损坏丢失的风险,增大了人们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夹持稳固防掉落的物流运输机器人,旨在解决了现有市面上使用的运输机器人,大多数只具备了运输功能,无法对包裹进行固定和夹持,导致包裹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受到损坏或掉落,大大降低了运输效率,提升了包裹损坏丢失的风险,增大了人们经济损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具备夹持稳固防掉落的物流运输机器人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两个电动伸缩杆底部的前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槽口,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本体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板。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长杆,所述长杆表面的两侧分别套设有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所述第一滑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板,所述第二滑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板,所述箱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盒,所述保护盒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箱体的内腔并套设有与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配合使用的齿轮,所述齿轮与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相啮合,所述第一齿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槽口配合使用的左长板,所述第二齿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槽口配合使用的右长板,所述左长板和右长板的底部均穿过槽口并延伸至箱体的外侧,所述调节机构靠近缓冲机构的一侧与缓冲机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夹板,两个夹板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夹板的一侧分别与左长板和右长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箱体表面的后侧与本体的前侧相接触,所述托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围板,所述围板为U形,所述托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稳定轮。
优选地,所述长杆的两侧均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长杆的表面分别与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齿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滑轮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滑轮靠近滑槽内腔的一侧与滑槽的内腔接触。
优选地,所述活动杆的表面与弹簧的内壁接触,所述活动杆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两个夹板相反的一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电动伸缩杆伸缩带动箱体进行前后移动,以适应物流包裹的位置,通过调节机构带动缓冲机构,对货物进行夹持和紧固,本体进行移动,以进行包裹运输,在需要放下包裹时,通过调节机构带动缓冲机构,松开包裹,包裹放置在托板上,便于取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正权,未经宁正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44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