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桩身缺陷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74489.3 | 申请日: | 2020-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贝特建筑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王成红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缺陷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工程桩身缺陷检测方法,包括:(1)通过检测孔内的检波器检波,绘制时间-深度波形图;检测孔深度设置为比桩基深度长2~3m;(2)根据时间-深度波形图确定是否存在桩身缺陷;(3)对于存在扩颈类缺陷、缩颈类缺陷的桩身,在桩身另一侧设置激振孔;所述激振孔轴线与所述桩身轴线以及所述检测孔轴线位于同一平面;设置激振孔的深度比所述缺陷深度长2~3m;(4)确定激振波在桩身的传输速度;(5)通过检波器检测激振孔的激振波信号以及步骤(4)中确定的激振波在桩身的传输速度,确定扩颈类缺陷的扩颈长度或者缩颈类缺陷的缩颈长度;其中,根据如下方式确定扩颈长度:将激振源设置于激振孔中桩身无缺陷深度,检波器设置于检测孔内激振源同一深度检测其首波时间t1;将激振源设置于激振孔中桩身缺陷深度D,检波器设置于检测孔内激振源同一深度检测其首波时间t2;计算扩颈长度h=(t2-t1)(V1V2)/(V2-V1),其中V1为激振波在桩身的传输速度,V2为激振波在桩身周围土层的传输速度,V2=(S-L)/(t1-L/V1),其中S为检测孔与激振孔之间的轴线距离,L为桩身直径;根据如下方式确定缩颈长度:将激振源设置于激振孔中桩身无缺陷深度,检波器设置于检测孔内激振源同一深度检测其首波时间t1;将激振源设置于激振孔中桩身缺陷深度D,检波器设置于检测孔内激振源同一深度检测其首波时间t2;计算缩颈长度h=(t2-t1)(V1V2)/(V1-V2),其中V1为激振波在桩身的传输速度,V2为激振波在桩身周围土层的传输速度,V2=(S-L)/(t1-L/V1),其中S为检测孔与激振孔之间的轴线距离,L为桩身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桩身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通过检波器在检测孔的不同深度检测桩顶部或者桩顶端侧面激发的激振波,根据检测信号绘制时间-深度波形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桩身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时间-深度波形图中部分区域点位于其余点首波走时连线的左侧区域时,确定桩身存在扩颈类缺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桩身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时间-深度波形图中部分区域点位于其余点首波走时连线的右侧区域时,确定桩身存在缩颈类缺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桩身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对于扩颈类缺陷,确定其缺陷深度D=∑Di/n,其中Di为位于其余点首波走时连线的左侧区域点的各点深度,n位于其余点首波走时连线的左侧区域点的个数;对于为缩颈类缺陷,确定其缺陷深度D=∑Di/n,其中Di为位于其余点首波走时连线的右侧区域点的各点深度,n位于其余点首波走时连线的右侧区域点的个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桩身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通过激振源在桩身侧面产生激振波,在桩身对应的侧面检测首波到达时间t,根据桩身直径L确定激振波在桩身的传输速度V1=L/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贝特建筑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贝特建筑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44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