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皮肤光损伤保护活性多肽RL-PL9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75951.1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0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陶剑;余珊;杨新旺;尹赛格;杨兆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学院;昆明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A61K8/64;A61Q17/04;A61Q19/08;A61K38/08;A61P17/16;A61P17/18 |
代理公司: | 云南律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9 | 代理人: | 谢乔良 |
地址: | 6502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损伤 保护 活性 多肽 rl pl9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皮肤光损伤保护活性多肽RL‑PL9及其应用。所述的抗皮肤光损伤保护活性多肽RL‑PL9的氨基酸序列为PLEPCKWRK。应用为所述的抗皮肤光损伤保护活性多肽RL‑PL9在制备抗光损伤化妆品、保健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本发明是源于泽蛙的皮肤分泌物中所获得的一种具有抵抗皮肤光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天然活性多肽RL‑PL9,该多肽展示出明显的抵抗紫外线辐射及氧化应激给皮肤和细胞带来伤害的活性,表明本发明抗皮肤光损伤保护活性多肽RL‑PL9有较好的生物医药技术发展前景。本发明所述的抗皮肤光损伤保护活性多肽RL‑PL9可作为抗紫外线药物的有益模版及候选原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皮肤光损伤保护活性多肽RL-PL9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紫外线辐射(UV)是存在于环境中重要的物理因素之一,并且是造成人类皮肤损伤的最主要的环境致病因素之一。随着地球臭氧层的消耗,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紫外线相关皮肤损伤的可能性与严重性。而当紫外线辐射于人体表面皮肤后,皮肤癌是其能造成最严重的皮肤损伤,据报道,90%皮肤相关新病例的出现可能与紫外线照射密切相关。在紫外线的整体辐射下,其含有的波长为280-320 nm的UVB射线对皮肤伤害最为密切。长时间积累的UVB辐射会造成皮肤老化、损伤及癌症的发生,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这样的环境下,抗氧化剂的出现推动了人类抗紫外线,尤其是UVB的发展。近年来,多种抗氧化剂被大量开发应用成化妆品、保健品甚至药物。但因它们各自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无法做到相对完美,所以对于人类对抗氧化剂需求是杯水车薪的。由此人们的目光也聚焦在寻找与开发天然高活性的抗氧化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皮肤光损伤保护活性多肽RL-PL9;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抗皮肤光损伤保护活性多肽RL-PL9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抗皮肤光损伤保护活性多肽RL-PL9的氨基酸序列为PLEPCKWRK。
本发明所述的抗皮肤光损伤保护活性多肽RL-PL9的鉴定步骤如下:
A、采集活体泽蛙皮肤(物料a);
B、提取总RNA,并用按标准程序纯化mRNA,用智能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合成cDNA;
C、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得到产物b,并将产物b用DNA凝胶提取试剂盒回收,克隆到大肠杆菌活性细胞中,构建特异性cDNA文库;
D、用ABI 433A肽合成器通过固相合成法合成目标物抗皮肤光损伤保护活性多肽RL-PL9。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抗皮肤光损伤保护活性多肽RL-PL9在制备抗光损伤化妆品、保健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
多肽药物由于其高活性、高特异性和易大量合成的特点被人们所关注。而作为多肽类药物重要来源之一的两栖类动物各类分泌物在被越来越多的提取与尝试,并且人们发现这些多肽类药物在生物医药方面有着显著应用前景。本发明基于两栖类动物泽蛙的皮肤cDNA文库,并从中鉴定活性多肽——RL-PL9,关注于其具有的抗光损伤修复功能与抗氧化应激功能。实验证明RL-PL9可以有效保护皮肤抵抗紫外辐射带来的氧化应激与损伤,所以,抗皮肤光损伤活性多肽RL-PL9的发现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生物医药领域意义,可为新型抗氧化剂的发现与合成提供有益候选药物模版。
本发明是源于泽蛙的皮肤分泌物中所获得的一种具有抵抗皮肤光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天然活性多肽RL-PL9,该多肽展示出明显的抵抗紫外线辐射及氧化应激给皮肤和细胞带来伤害的活性,表明本发明抗皮肤光损伤保护活性多肽RL-PL9有较好的生物医药技术发展前景。本发明所述的抗皮肤光损伤保护活性多肽RL-PL9可作为抗紫外线药物的有益模版及候选原产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学院;昆明医科大学,未经昆明学院;昆明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59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