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足混合行走机器人结构及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76655.3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2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唐新星;韩方元;张德勇;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28 | 分类号: | B62D57/0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行走 机器人 结构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足混合行走机器人结构及控制系统,采用了六自由度并联腿与辅助腿结构、联结于腿上的驱动轮结合,结合了足式机器人可以在复杂地形能完成大负荷,高强度的作业(如搬运等),轮式机器人在平滑路径也能高效实时响应的优点,能在各种地形下完成轮式直行、转弯、横移等动作,既体现最基本的步行运动、自由度较少的特点,又增强了在结构化、非结构化环境中行走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并联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足混合行走机器人结构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并联构型机器人与串联构型相比,并联构型具有刚度好、精度高、惯性小和承载能力大等特点,众多研究机构和制造企业都看好其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前景。采用并联机构作为步行机器人本体,具备了相对出色的地形适应能力。早在1972年,早稻田大学开始研制基于并联机构的WL系列二足步行机器人,在中国申请了双足步行机器人的下半身模块的专利,专利号为03826959.7。但这类机器人、机器人的重心在两个腿之间,双腿站立时,重心落在两个脚掌之间,在迈步行走时,一脚抬起,如不作重心调整,就会摔倒,总体受力不好。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101973027B公开一种并联步行机器人的连接方法,解决了现有并联机构步行机器人行走时需要左右调整重心的缺欠,但该机器人存在结构化环境下行走速度慢,在应对紧急情况下的工作,例如物资运输,抢险救灾等,提高其效能是保证顺利完成任务的关键。轮式机器人具有速度快的优点,但在转弯时需要大的转弯半径,而无法实现就地横移转向,且面对非结构化环境显得力不从心。轮足混合行走机器人结合了轮式、足式机器人的优点,刘冬琛等于2019年1月在《机械工程学报》上发表了论文“基于速度矢量的电动并联式轮足机器人全方位步态切换方法”,提及了一种电动并联式四轮足机器人,但该机器人具有自由度多等缺点。
本发明可以达到如下目的:提供一种既可以步行、又可以轮滑以及脚趾间距可以改变的行走机器人结构及控制系统,实现最基本的行走、轮滑等,且在结构化、非结构化环境中都能体现其优势的行走机器人,能完成轮式直行、转弯、横移转向、单腿或双腿轮滑等动作,且重心不要左右调整,即可实现稳态行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并联步行机器人的连接方法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轮足混合行走机器人结构及控制系统,包括髋关节、腿机构I、II、轮机构、测距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控制系统;所述的腿机构I、II均包括上平台、下平台及连接上平台、下平台的6个主支链I、II、III、IV、V、VI,所述的腿机构I、II的2个上平台固连在一起形成髋关节,所述的腿机构I、II的下平台相互独立且无相互干扰,均包括1个足弓连接架、3个踝关节固定座、3个脚趾,且每个踝关节固定座连接2个主支链,主支链I、II、III、IV、V、VI与髋关节和各自的下平台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腿机构I、II互相交叉、互相包含;所述的腿机构I、II各脚趾上安装有1个辅助支链I、II、III、IV、V、VI;所述的主支链I、II、III、IV、V、VI采用UPUR支链形式,辅助支链I、II、III、IV、V、VI为RP支链,所述的主支链I、II、III、IV、V、VI和辅助支链I、II、III、IV、V、VI采用电动缸或者液压缸,液压缸在额定推力方面有绝对优势,可用于大负载,电动缸控制方便轻巧,应用于小推力场合;所述的腿机构I、II中至少有一个腿机构上安装有轮机构,所述的轮机构中至少有一个轮机构是方向轮,方向轮外其它轮的轴向相互平行,方向由电机控制;所述的轮机构中有2个是方向轮形成倒三轮。
所述的辅助支链是RP构成的串联机构,R副的轴线方向与P副的方向垂直,且与髋关节的平面平行。
所述的轮机构作为独立体可自由拆卸。
所述的控制系统以单片机或PLC为核心,用于控制主支链I、II、III、IV、V、VI、辅助支链I、II、III、IV、V、VI、导轮组合体中的电机、辅助轮组合体I、II中的电机I、II动作,单片机或PLC间采用串口通信;所述的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腿机构I、II的运动速度;所述的控制系统供电采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任选一种或两种共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66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