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外差探测体制的无针孔扫描式共焦显微镜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77508.8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5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董洪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1/00 | 分类号: | G02B21/00;G01N21/17;G01B11/24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陈一鑫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外差 探测 体制 针孔 扫描 式共焦 显微镜 | ||
1.一种基于外差探测体制的无针孔扫描式共焦显微镜,该装置包括:激光器(1)、光纤分束器(2)、声光移频器A(3)、声光移频器B(4)、准直器(5)、光电探测器(6)、合束片A(7)、光瞳滤波器(8)、准直透镜(9),合束片B(10),聚焦透镜(11),成像样品(12),三轴高精度移动平台(13);其特征在于激光器(1)出射的频率为f激光通过光纤分束器(2)分为两束激光,其中一束经过声光移频器B(4)移频后频率变为f+f1,移频后的光作为信号光经准直透镜(9)后变为平行光,再依次透过合束片B(10)、聚焦透镜(11)后聚焦到成像样品(12)上;成像样品(12)的反射光依次透过聚焦透镜(11)、经合束片B(10)反射、透过光瞳滤波器(8)、透过合束片A(7)、到达光电探测器(6);激光器(1)发出的频率为f的光经光纤分束器(2)后的另一路传输到声光移频器A(3),经其移频后频率变为f+f2,经过准直器(5)后变为平行光,再经过合束片A(7)的反射后入射到光电探测器(6),与入射的成像样品反射光相干产生频率为Δf=f1-f2的中频信号;对于静止成像物体,在成像过程中Δf保持不变;由于物体反射率不同,反射回的信号光强度不同,与本振光干涉产生的频率为Δf的中频信号强度也不同,通过扫描成像过程中不同像点的中频信号强度分析,对物体进行成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75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