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区功能性微生物自动播撒航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77672.9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8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竺柏康;李翠翠;陶亨聪;孙午阳;张乐;金凌雷;邵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C02F3/3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叶帅东 |
地址: | 316002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区 功能 微生物 自动 播撒 航行 | ||
本发明公开了海区功能性微生物自动播撒航行器,属于环境修复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浮体,浮体具有浮力,安装基体,安装基体设于浮体上部,安装基体上设有播撒组件,安装基体内设有用于存放物料的存料箱体,播撒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基体内部的取料管体,取料管体呈倾斜设置,取料管体底端与存料箱体内底部连通,取料管体内设同轴的取料螺杆用于将物料运送至取料管体上端部,取料螺杆由设置在安装基体外侧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旋转,安装基体内设竖直的导料管道,导料管道上端口与取料管体上端管体内连通。本装置实现了降低播撒劳动强度,播撒效率高效,对播撒的微生物修复剂破坏率低,有效控制播撒范围且播撒均匀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区功能性微生物自动播撒航行器。
背景技术
海洋生境和生物资源修复技术是目前国际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领域之一。生物修复技术, 即利用微生物、 植物及其它生物, 将环境中的污染物降解、 吸收或转化为其它无害物质的处理系统, 具有费用低、 安全性高、 无二次污染、 简便易行等优点;生物修复技术是一项发展潜力大、 应用范围广、 环境友好的处理技术。根据环境修复所采用的方法,环境修复技术可分为环境物理修复技术、环境化学修复技术及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等,其中生物修复技术已成为环境保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有的微生物环境修复用播撒装置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区功能性微生物自动播撒航行器,降低播撒劳动强度,播撒效率高效,对播撒的微生物修复剂破坏率低,有效控制播撒范围且播撒均匀性较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海区功能性微生物自动播撒航行器,包括:
浮体,浮体具有浮力,浮体上安装有推进器以及控制推进器的控制模块,
安装基体,安装基体设于浮体上部,安装基体上设有播撒组件,安装基体内设有用于存放物料的存料箱体,
播撒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基体内部的取料管体,取料管体呈倾斜设置,取料管体底端与存料箱体内底部连通,取料管体内设同轴的取料螺杆用于将物料运送至取料管体上端部,取料螺杆由设置在安装基体外侧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旋转,
安装基体内设竖直的导料管道,导料管道上端口与取料管体上端管体内连通,导料管道底端出口连接有弧形状的导料板体。
本发明选用具有浮力的浮体来运载并投放微生物修复剂的方式,相较于人工抛洒等方式而言,克服抛洒范围被限定,抛洒费力以及易出现抛洒物料破损问题,本案中的浮体在海区水面行进过程中将存料箱体内存放的微生物修复剂进行有序投放,具体的,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工作带动取料螺杆旋转运动,将微生物修复剂充存料箱体内底部中不断向上运送,这样可以保证最大化的运送存料箱体内的微生物修复剂,因为微生物修复剂均聚集在存料箱体内底部,可在存料箱体内底部安装红外传感器来探测存料箱体内的微生物修复剂存量,同时取料螺杆设计成倾斜向上运送的方式,能够克服直接垂直向上过程中微生物修复剂受重力影响过大部分修复剂下落造成取料效率不高以及能耗浪费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取料螺杆将微生物修复的水平高度进一步提高,微生物修复剂在到达导料管道后其下落的速度可得到提高,对于微生物修复剂的投放距离能够得到提高,导料板体的设计用于实现微生物修复剂从导料管道送出安装基体并使其投向浮体行驶路径上,且具有弧面的导料板体对于高速下落的微生物修复剂的速度消耗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76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