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SCR系统、后处理系统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78121.4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0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吕志华;李敏;褚召丰;马文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3/20;F01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夏菁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cr 系统 处理 发动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SCR系统,包括串联布置的第一SCR混合器和第二SCR混合器,第一SCR混合器和第二SCR混合器均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SCR载体和位于SCR载体上游的混合组件;混合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多孔板、设置在多孔板上的若干扰流翅片、用于调节扰流翅片的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和设置在壳体上并用于向扰流翅片喷射尿素的尿素喷嘴;且当尿素喷嘴不喷射尿素时,扰流翅片与壳体内的排气流向平行;当尿素喷嘴喷射尿素时,扰流翅片与壳体内的排气流向呈预设倾角布置。该双SCR系统中不需要喷射尿素的SCR混合器相当于一段管路的作用,大大降低了排气阻力和排气背压,从而有助于降低发动机的油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后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SCR系统、后处理系统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针对柴油车尾气排放中NOX的一项处理工艺,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喷入还原剂氨或尿素,把尾气中的NOX还原成N2和H2O。现如今排放法规不断加严,排放限值不断降低。现有柴油机通常采用的是DOC+DPF+SCR+ASC的技术路线,来满足国六水平。该DOC+DPF+SCR+ASC的技术路线中,只有一个混合器用来混合尿素与排气。
目前的柴油机能够满足国六水平,但是随着排放法规进一步加严,需要采用双SCR系统,才能满足更加严格的排放限值。但双SCR系统中,有两个尿素混合器,分别用来前后两个SCR前的尿素与排气的混合。两个混合器存在时,增加了排气阻力,排气背压增大,导致油耗升高。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双SCR系统存在排气阻力大导致油耗升高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SCR系统、后处理系统及发动机,以解决双SCR系统存在排气阻力大导致油耗升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SCR系统,包括串联布置的第一SCR混合器和第二SCR混合器,所述第一SCR混合器和第二SCR混合器均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SCR载体和位于所述SCR载体上游的混合组件;
所述混合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多孔板、设置在所述多孔板上的若干扰流翅片、用于调节所述扰流翅片的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用于向所述扰流翅片喷射尿素的尿素喷嘴;
且当所述尿素喷嘴不喷射尿素时,所述扰流翅片与所述壳体内的排气流向平行;当所述尿素喷嘴喷射尿素时,所述扰流翅片与所述壳体内的排气流向呈预设倾角布置。
优选地,所述扰流翅片的一端通过摆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多孔板上,所述扰流翅片的另一端可绕所述摆轴摆动,且所述扰流翅片摆动至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扰流翅片与所述壳体内的排气流向平行,当所述扰流翅片摆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扰流翅片与所述壳体内的排气流向呈所述预设倾角;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多孔板上的第一限位电磁铁和第二限位电磁铁,所述第一限位电磁铁通电时能够将所述扰流翅片吸附至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所述第二限位电磁铁通电时能够将所述扰流翅片吸附至所述第二极限位置。
优选地,所述扰流翅片呈列排布,且相邻两列的扰流翅片呈左右交替布置。
优选地,相邻两列的所述扰流翅片摆动至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与所述壳体内的排气流向所呈的预设倾角的倾斜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扰流翅片呈行排布,且相邻两行的扰流翅片呈上下交替布置。
优选地,相邻两行的所述扰流翅片摆动至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与所述壳体内的排气流向所呈的预设倾角的倾斜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多孔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通过枢轴铰接,所述调节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多孔板绕所述枢轴转动;所述扰流翅片倾斜固定在多孔板上,且任意两个所述扰流翅片的倾斜方向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81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未来低碳能源框架下的电网运营评价分析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数控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