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根据降雨量调节排水速度的井盖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8634.5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2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香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叁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6 | 分类号: | E03F5/06;E03F5/042 |
代理公司: | 杭州研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89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根据 降雨量 调节 排水 速度 井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降雨量调节排水速度的井盖,包括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所述基体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上方设置有升降盖,所述升降盖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四个第一固定块,每个所述第一固定块开设有第一槽,每个所述第一固定块还开设有第二槽,每个所述第二槽位于每个所述第一槽的上侧,实现了在下大雨时能够自动升起井盖增大排水量,在增大排水量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防止垃圾进入下水道,还可以防止地势低的区域污水返溢污染环境,更快的恢复城市正常秩序,降低人工清理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排水设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根据降雨量调节排水速度的井盖。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排水设施变得尤为重要,每当下暴雨时由于排水效率不高,存在雨水淹没路面看不清路况的情况,很容易造成事故,有时汽车还会因为发动机进水而熄火,在城市地势比较低的地区还会因为管道里的污水太多从井盖处排出的情况,严重污染城市环境,因此,亟待设计一种能够在暴雨时加快排水量,还能在管道污水返溢时防止污水溢出的井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能够在暴雨时增加排水速度,并且在污水返溢时还能防止污水溢出的井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根据降雨量调节排水速度的井盖,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设置有升降盖,所述升降盖开设有四个沿所述升降盖圆周方向均匀设置的第三环形槽,每个所述第三环形槽的下侧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升降盖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四个第一固定块,每个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槽,每个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还开设有第二槽,每个所述第二槽位于每个所述第一槽的上侧;
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沿升降盖圆周方向均匀设置的四个缓冲组件,所述缓冲机构的上侧设置有滤网;
防返污装置,所述防反污装置包括四根浮力杆,每根所述浮力杆上侧面均设置有防返污组件,所述浮力杆能够带动所述防返污组件运动以阻止污水返溢;
自动抬升装置,所述自动抬升装置包括四个第一固定板,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侧均设置有一组升降组件,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板一侧面均设置有一组限位组件。
优选的,所述基体为圆环形,所述升降盖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四个第三槽,所述第三槽与所述第二槽对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防返污组件均包括所述第三环形槽,所述第三环形槽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四槽,每个所述第四槽内滑动设置有一个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顶面与所述第四槽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底面共同连接同一个第二固定板的顶面,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防返污装置的所述浮力杆周围固定设置有浮力环。
优选的,所述防返污组件包括可在所述第一槽中滑动的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槽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三固定块远离所述第五弹簧的另一侧面固定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靠近所述第五弹簧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缓冲杆,且所述缓冲杆可在所述第二槽中滑动,所述滤网一端与所述缓冲板固定连接,所述滤网的另一端与所述基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方的第四固定块,所述第四固定块的顶面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盖的底面上,所述第四固定块的底面固定设置有第五固定块,所述第五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五槽,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面固定设置有第六固定块,所述第六固定块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面与所述第五固定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固定块的未开设第一滑槽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七固定块,所述第七固定块的顶面与所述第五固定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面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七固定块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面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三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叁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叁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86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