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缠绕熔断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78774.2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1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根;郑恩其;郑根尧;郑根训;费民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浦江伯虎链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3/00 | 分类号: | D07B3/00;D07B7/02;D07B7/10;B21F11/00;B21F2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322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缠绕 熔断 | ||
本发明涉及缠绕钢丝绳加工设备领域;一种自动缠绕熔断机,包括机架、芯线盘、绕线盘、牵引机构和剪叉式熔断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依次设置在绕线盘与剪叉式熔断机构之间机架上的第一输送轮组、拉紧调节组件和第二输送轮组;所述第一输送轮组持续输送缠绕交叉绳前行,第二输送轮组间歇式输送缠绕交叉绳前行,拉紧调节组件用于拉紧所述第一输送轮组和第二输送轮组之间的缠绕交叉绳并调节该段缠绕交叉绳的长度。该自动缠绕熔断机可协调缠绕工序和切断工序,使切断工序所需的间歇式输送要求不影响缠绕工序所需的持续性输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缠绕钢丝绳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缠绕熔断机。
背景技术
缠绕交叉绳是通过缠绕钢丝卷绕在中心钢丝绳上形成,其加工时是通过绕线装置制得。目前此类装置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231686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记载一种新型绕线切割机,包括机座、支架、送线气缸、切线气缸、切刀、送线电磁阀、切线电磁阀、油水分离器和摩擦片,所述支架上设有绕线轴,所述机座上设有绕线装置,所述绕装置包括绕线器、盘线器和电机,所述绕线器和盘线器安装在绕线轴上,所述电机上设有牵引轮,通过传动带带动绕线器旋转,所述绕线器上设有引导线孔和引导线轮。
上述方案实施步骤是:启动后,钢丝开始被输送,当钢丝输送到设定长度的时候,摩擦片会触动切线电磁阀开关,从而启动切线电磁阀,气体由切线电磁阀输入到切线气缸里,带切刀的工作。与此同时,所述绕线装置同时运作,即当钢丝输送到绕线轴时,绕线器不停地绕着绕线轴旋转,使铁丝不停地缠绕钢丝,当钢丝向前输送时,铁丝也一同向前拉出,同时胀力器随着钢丝的移动而做同方向的活动,在切刀动作时,铁丝继续在钢丝的下一处作缠绕动作,切割完成后。在定位弹簧的拉力和定位块的定位下胀力器自动回位,胀力器的活动有效的避免了铁丝在切割前被巨大拉力拉断的现象发生。如此一来,铁丝在钢丝中部缠绕后,铁丝的线头也缠绕在钢丝的其他部位,使缠绕更加牢固,不易松散。若需要在钢丝上多绕几圈铁丝,则调整调速开关,通过调速装置提高绕线器的转速;反之,需要少绕几圈铁丝,同时调整调速开关,通过调速装置降低绕线器的转速。
上述新型绕线切割机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上述新型绕线切割机中既要采用细铁丝缠绕钢丝上,又要对于缠绕后的整体进行切割。而切割一般都要求等距切割以保证产品规格的一致性,但细铁丝缠绕钢丝上时则要求钢丝实时输送,如此其工作中无法协调两个步骤对于钢丝的输送速度要求;可以推断切割钢丝时,钢丝必须停止输送而绕线器也必须停止绕线。因此,其方案中采用了调整调速开关以调节绕线器的转速;其说明书中记载:若需要在钢丝上多绕几圈铁丝,则调整调速开关,通过调速装置提高绕线器的转速;反之,需要少绕几圈铁丝,同时调整调速开关,通过调速装置降低绕线器的转速。可想而知,上述新型绕线切割机对于绕线的标准无法统一,高速绕线时铁丝排布较为致密,而绕线器启动和停机过程中铁丝排布较为疏松。
2,上述方案采用切线气缸驱动切刀对于钢丝进行切割,钢丝被切割后会产生较为锋利的刃口,工作人员后续操作时容易割伤。
3,该方案中的绕线器围绕绕线轴旋转,绕线器所占用的旋转空间较大。并且,上述装置的绕线轴无法在此处补充铁丝,一方面因为绕线轴无法自主旋转,另一方面是因为绕线器围绕绕线轴设置而无法通过其他部件对于绕线轴补充铁丝。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缠绕熔断机,该自动缠绕熔断机可协调缠绕工序和切断工序,使切断工序所需的间歇式输送要求不影响缠绕工序所需的持续性输送。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浦江伯虎链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浦江伯虎链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87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