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脱硝的氨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9544.8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4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尔微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关艳芬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气脱硝的氨回收方法,包括:将脱硝后的烟气以鼓泡方式通过吸收液形成的液池以吸收所述烟气中的氨气,得到氨回收液;对所述氨回收液进行处理后返回至烟气脱硝和/或脱硫系统进行再用。本发明的方案通过鼓泡方式保证了烟气与吸收液的充分接触,从而有效地吸收烟气中的逃逸氨,保障烟气中逃逸氨的脱除效率,保证烟气排放符合环保标准要求。而且,通过对氨回收液进行处理使其符合再用要求后返回至烟气脱硝和/或脱硫系统进行再用,减少了氨水的消耗,提高了氨水的利用率,节约了烟气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烟气脱硝的氨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限值越来越低。为达到排放限值的要求,在对污染气体(如烟气等)进行脱硝时,脱硝剂(如氨水、尿素、三聚氰胺等含氮物质)的喷入量也越来越大,导致氨逃逸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氨逃逸不仅会污染大气,影响人体健康,也增大了脱硝剂的消耗,增加了成本。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对烟气脱硝工艺中逃逸的氨进行有效回收再用的方案。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烟气脱硝的氨回收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烟气脱硝工艺中逃逸的氨进行有效回收再用的烟气脱硝的氨回收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在于通过采用一级或两级或两级以上鼓泡对烟气中的氨进行吸收,进一步提高了逃逸氨的脱除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烟气脱硝的氨回收方法,包括:
将脱硝后的烟气以鼓泡方式通过吸收液形成的液池以吸收所述烟气中的氨气,得到氨回收液;
对所述氨回收液进行处理后返回至烟气脱硝和/或脱硫系统进行再用。
可选地,所述将脱硝后的烟气以鼓泡方式通过吸收液形成的液池,包括:
在吸收室内从下向上持续喷射所述吸收液,使喷射的所述吸收液通过所述吸收室内设置的隔板上的通孔到达所述隔板的上方并在所述隔板上形成液池;
使所述脱硝后的烟气在所述吸收室内从下向上流动,通过所述隔板上的所述通孔形成气泡进入并通过所述液池。
可选地,所述通孔的直径为0.2-5mm。
可选地,所述将脱硝后的烟气以鼓泡方式通过吸收液形成的液池以吸收所述烟气中的氨气的步骤中包括至少两级鼓泡;且
各级鼓泡通过所述吸收液形成的液池后得到的氨回收液的氨浓度递减。
可选地,所述吸收液为水。
可选地,所述吸收液与所述脱硝后的烟气的液气比为(1-10)L:1m3。
可选地,所述脱硝后的烟气中的氨浓度为10-300mg/m3,吸收氨气后的所述烟气中的氨浓度小于或等于10mg/m3;且
所述脱硝后的烟气的温度为50-300℃。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氨回收液进行处理,包括:
对所述氨回收液进行过滤。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氨回收液进行处理,还包括:
根据所述氨回收液的氨浓度和烟气脱硝和/或脱硫所需的氨溶液的指定浓度,将过滤后的所述氨回收液与所需量的稀释剂和浓氨水或者尿素进行混合,得到所述指定浓度的氨溶液。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氨回收液进行处理,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尔微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埃尔微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95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