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的中药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79575.3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6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芝;常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84 | 分类号: | A61K36/884;A61P1/08;A61P2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蔡文雅 |
地址: | 45004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痰浊中阻型 眩晕 中药 | ||
本发明涉及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的中药,可有效解决痰浊中阻型眩晕的用药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菊花6‑12g、蔓荆子6‑15g、茯苓12‑18g、桂枝6‑12g、炒白术12‑18g、泽泻12‑21g、旋复花6‑12g和炙甘草6‑12g,本发明组方科学,配伍合理,原材料易得,具有健脾化痰,降逆止晕的功效,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获得满意疗效,是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的药物上的创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的中药。
背景技术
眩晕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内科疾病,其病因复杂、反复发作,西医治疗疗效欠佳且副作用明显,易复发,而中医辨证疗法对该疾病的治疗有显著优势。汉•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元•朱丹溪倡导痰火致眩学说,《丹溪心法•头眩》提到:“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因痰浊中阻型眩晕症发病率高、治愈困难,因此,发明一种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的中药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的中药,可有效解决痰浊中阻型眩晕的用药问题。
关于痰浊中阻型眩晕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该类患者大多为老年人,老年人脾胃不佳,脾失运化,水液布输缓滞或内停,水液聚而生痰,痰液滞于中焦,蒙蔽清阳,清阳受阻不升,则会出现视物旋转,头重如裹,头重昏蒙,痰阻则气滞,升降失常,会出现呕吐痰涎、胸闷恶心,食少多寐等症。舌苔白腻,脉濡滑为痰浊中阻之象。治疗上宗张仲景“病痰饮者,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守则,以健脾化痰,降逆止晕。据此,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菊花6-12g、蔓荆子6-15g、茯苓12-18g、桂枝6-12g、炒白术12-18g、泽泻12-21g、旋复花6-12g(包煎)和炙甘草6-12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用冷水浸泡30分钟,加水量超过药面2-3厘米,头煎先用大火(武火)煮沸,再用小火(文火)保持沸腾25-35分钟,至药液剩余200-300ml,倒出,二煎再次加水,刚浸过药面即可,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文火)保持沸腾25-35分钟,至药液剩余200-300ml,倒出,两次煎出液混合后分成两份,即得。
本发明组方科学,配伍合理,原材料易得,具有健脾化痰,降逆止晕的功效,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获得满意疗效,是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的药物上的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菊花7g、蔓荆子7g、茯苓13g、桂枝7g、炒白术13g、泽泻13g、旋复花7g(包煎)和炙甘草7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用冷水浸泡30分钟,加水量超过药面2-3厘米,头煎先用大火(武火)煮沸,再用小火(文火)保持沸腾25-35分钟,至药液剩余200-300ml,倒出,二煎再次加水,刚浸过药面即可,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文火)保持沸腾25-35分钟,至药液剩余200-300ml,倒出,两次煎出液混合后分成两份,即得。
实施例2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菊花9g、蔓荆子10g、茯苓15g、桂枝9g、炒白术15g、泽泻16g、旋复花9g(包煎)和炙甘草9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用冷水浸泡30分钟,加水量超过药面2-3厘米,头煎先用大火(武火)煮沸,再用小火(文火)保持沸腾25-35分钟,至药液剩余200-300ml,倒出,二煎再次加水,刚浸过药面即可,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文火)保持沸腾25-35分钟,至药液剩余200-300ml,倒出,两次煎出液混合后分成两份,即得。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95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尾气后处理封装
- 下一篇:一种采用竖井及横向通道转换的顶管施工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