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透水人行道铺装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0806.2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1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苏鹏;刘传昌;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市中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C5/04;E01C11/02;B01D29/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0 安徽省淮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透水 人行道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透水人行道铺装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人行道的两侧挖掘排水槽,并在排水槽内浇筑混凝土;夯实基层;铺设级配碎石层;铺设筑垫层;铺设找平层;铺设人行道上的面砖层,面砖层包括边缘砖和中间砖;边缘砖设置于人行道的两端,中间砖位于两个边缘砖之间的位置。本申请具有提高人行道的透水率,减少路面积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透水人行道铺装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透水人行道铺装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透水人行道铺装是一种新兴的城市铺装形式,通过采用空隙率较高的材料应用于面层、基层,并保证路面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使雨水能够顺利进入铺面结构内部,通过具有临时贮水能力的基层,直接下渗入土基或进入铺面内部排水管排除,从而达到涵养水分、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交通安全舒适性等功能。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412581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园林道路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素土夯实层、塘渣垫层、碎石找平层及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两侧肩部设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的台阶面上设有第一水泥砂浆结合层,所述第一水泥砂浆结合层上设有铺地青砖,所述铺地青砖之间的混凝土垫层上设有第二水泥砂浆结合层,所述第二水泥砂浆结合层上设有毛面花岗岩,所述毛面花岗岩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内设有草坪。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排水效果,能够将路面的积水排出,但存在以下缺陷:雨水经毛面花岗岩之间的间隙向下渗透,由于雨水需要依次经过第一水泥砂浆结合层、混凝土垫层、碎石找平层、塘渣垫层和素土夯实层的渗透才能排出,雨水的排出效率有限,当雨水量较大时,园林道路上仍会出现积水,其排水效果不好,排水的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人行道的透水率,减少路面积水,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透水人行道铺装的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透水人行道铺装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透水人行道铺装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人行道的两侧挖掘排水槽,并在排水槽内浇筑混凝土;夯实基层;铺设级配碎石层;铺设筑垫层;铺设找平层;铺设人行道上的面砖层,所述面砖层包括边缘砖和中间砖;所述边缘砖设置于人行道的两端,中间砖位于两个边缘砖之间的位置;其中,所述边缘砖包括第一砖体、设于第一砖体远离中间砖一侧的第一导水部;所述中间砖包括第二砖体;所述第二砖体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导水部,一个第二导水部靠近第二砖体的一端,另一个第二导水部靠近第二砖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导水部和第二导水部均包括固定于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一侧并靠近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下端面的底板和垂直设置于底板远离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一侧的立板;沿人行道长度方向相邻两个中间砖相向一侧的第二导水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砖体靠近第二砖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导水部;所述第一砖体的第二导水部与第二砖体抵接,第二砖体靠近第一砖体的第二导水部与第一砖体抵接;多个所述中间砖沿人行道的长度方向相互拼接;靠近所述排水槽的第一导水部和第二导水部的端部与排水槽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砖层铺装后,形成导水槽,导水槽的两端分别与人行道两侧的排水槽相连通,从而能够及时将路面的积水导出到排水槽内排出。相邻的第二导水部相互拼接锁合,能够提高面砖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加强相邻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以及相邻第二砖体之间的连接。
优选的,沿人行道长度方向依次相连的所述中间砖相向一侧的第二导水部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下端与排水管相连通;所述筑垫层内埋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与人行道两侧的排水槽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导水部的下方设置导水管,雨水从路面流入到第二导水部后,能够及时从导水管经过排水管排出,能够进一步提高路面的排水效率,有效减小路面积水。
优选的,两个所述中间砖的第二导水部相向的一侧均开设有与导水管侧壁贴合的固定槽;所述导水管的侧壁固定有限位片;两个所述中间砖的第二导水部的下端面开设有与限位片插接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导水管的上端穿过底板并螺纹连接有过滤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市中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淮南市中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08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