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砂管柱及一种冲防砂一体化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0950.6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4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万小进;罗建伟;周泓宇;袁辉;吴绍伟;宋立志;梁玉凯;彭建峰;程利民;穆永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8 | 分类号: | E21B43/08;E21B21/00;E21B21/10;E21B3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地址: | 10000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柱 冲防砂 一体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砂管柱,包括管体以及设于管体内部的中心管,管体上端为用于对接油管的分流结构、下端设有新筛管,新筛管的下端通过锥形管连接有管径变窄的管头,管头下端设有循环阀,中心管下端密封穿设在管头内并与循环阀连接,中心管靠近管头位置处还设有反洗阀;还提供一种冲防砂一体化管柱,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以及上述的防砂管柱,防砂管柱的下端插入到第二套管的管内。本发明中的冲防砂一体化管柱是专门用于需要进行二次防砂作业的冲砂防砂一体化管柱,该管柱可同时实现冲砂作业和二次防砂作业,只需下入一次管柱,节省作业时间;常用于防砂失效井,解决了冲砂作业和防砂作业分别进行作业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井防砂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砂管柱及一种冲防砂一体化管柱。
背景技术
海上油田低产低效井中,因防砂失效造成产量大幅下降的油井占了一定比例,严重影响油田产量。目前常采用的二次防砂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大修打捞直接将防砂管柱捞出,重新下入新筛管进行防砂;二是原筛管切割,捞出上部管串后打侧钻井,然后下入新筛管进行防砂;三是先下入冲砂管柱冲洗返出井底沉积砂,再下入新筛管进行防砂。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进行冲砂和防砂两趟管柱作业,存在作业耗时长,风险高,成本高等问题。
中国专利CN201510134953.1公开了一种热采井分层压裂防砂管柱及其防砂方法,其使用了反洗装置、压裂充填转换装置等工具,具有不动管柱反洗井、无套压压裂和防返吐等优势。但是中国专利CN201510134953.1并没有公开二次防砂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背景技术所述的二次都需要进行冲砂和防砂两趟管柱作业,存在作业耗时长,风险高,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防砂管柱及一种冲防砂一体化管柱。本发明可同时实现冲砂作业和二次防砂作业,只需下入一次管柱,节省作业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砂管柱,包括管体以及设于所述管体内部的中心管,所述管体上端内部设有用于对接油管的分流结构、下端设有新筛管,所述新筛管的下端通过锥形管连接有管径变窄的管头,所述管头下端设有循环阀,所述中心管上端与所述分流结构连接,所述中心管下端密封穿设在所述管头内并与所述循环阀连接,所述中心管靠近所述管头位置处还设有反洗阀,所述中心管上半段连接所述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连接所述中心管的一端与所述管体的内壁通过第一密封件连接,所述中心管的中部外壁上自上而下依次还设有与所述管体内壁连接的第二密封件以及滑套开关工具;所述管体上还设有丢手工具以及与所述滑套开关工具配合使用的充填滑套,所述丢手工具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下方且靠近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充填滑套位于所述第二密封件的上方且靠近所述第二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结构包括变径分流节和桥式分流节,所述变径分流节包括与所述桥式分流节一端对接的小口端以及用于对接油管的大口端,所述桥式分流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中心管,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桥式分流节的外壁上,所述管体外壁上与所述变径分流节对应的位置外壁上开设有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桥式分流节外壁上的第一密封圈以及固定在所述管体内壁对应位置且与所述第一密封圈配合使用的第一密封工作筒,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固定在所述中心管外壁上的第二密封圈以及固定在所述管体内壁上对应位置且与所述第一密封圈配合使用的第二密封工作筒。
进一步的,所述滑套开关工具包括固定在所述中心管周向外壁上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周向外壁设有弹性条,所述弹性条中设有液体流通间隙,所述弹性条靠近所述管体内壁的一端设有用于将所述充填滑套关闭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反洗阀为使流体仅能从所述中心管外部流向内部的单向导通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09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