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向独立加载的新型混合边界真三轴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1154.4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2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高;潘蕾;朱材峰;王龙;包梦蝶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吴亚 |
地址: | 21002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独立 加载 新型 混合 边界 真三轴仪 | ||
1.一种三向独立加载的新型混合边界真三轴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试样大主应力σ1方向的半刚性加载系统(1),设置在试样中主应力σ2方向的混合型加载系统(2)和设置在小主应力σ3方向的柔性加载系统(3);
所述半刚性加载系统(1)包括上加载系统(105)和下支撑系统(106),所述上加载系统(105)包括第一活塞刚性加载板(101),所述第一活塞刚性加载板(101)内嵌有测力传感器(104),所述测力传感器(104)通过试样帽(107)与半刚性透水板(102)相接触;所述第一活塞刚性加载板(101)的下表面两侧设置有同步变形加载板(103),所述测力传感器(104)与所述同步变形加载板(103)互相独立;所述下支撑系统(106)包括刚性底座(108),所述刚性底座(108)沿中主应力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轴承底座(109);所述下支撑系统(106)与所述试样之间设置有所述半刚性透水板(102);
所述混合型加载系统(2)包括第二活塞刚性加载板(201)和半刚性压缩块(202);
所述柔性加载系统(3)包括压力控制系统和柔性加载单元(302);
所述半刚性压缩块(202)包括若干承载板(21),所述承载板(21)的加载端(22)设置有2个轴对称的第一凹槽(23),所述第一凹槽(23)内安装有与所述第二活塞刚性加载板(201)的加载面相接触的滚轴(24);
所述承载板(21)的试样触土端(25)设置有翼缘(26);
所述承载板(21)内部开中心对称的4个贯通的圆孔(27),所述圆孔(27)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同心圆卡槽(28),所述同心圆卡槽(28)与所述圆孔(27)相连通;
全部所述承载板(21)相对应的所述圆孔(27)均由刚性杆(29)相连,所述刚性杆(29)的顶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顶端活动设置有螺丝(212);所述刚性杆(29)的底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螺母(213);
所述承载板(21)包括顶层承载板(214)、若干中间层承载板(215)和底层承载板(216),所述顶层承载板(214)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凹槽(210),所述第二凹槽(210)内放置有若干钢珠(211),所述钢珠(2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凹槽(210)的深度,所述底层承载板(216)的底端与所述轴承底座(109)的顶面滚动式接触;
所述同心圆卡槽(28)包括用于容纳所述螺丝(212)的顶层同心圆卡槽和用于容纳弹簧的若干中间层同心圆卡槽;所述顶层同心圆卡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螺丝(212)的高度;
所述柔性加载单元(302)包括水囊框(31),所述水囊框(31)包括通过螺栓相连的外钢板(32)和内钢框(33),所述外钢板(32)和内钢框(33)之间夹有水囊袋(34),所述水囊袋(34)正对所述外钢板(32)的一侧为敞口,所述外钢板(32)中上部设置有排气孔(35),所述外钢板(32)的中心部位设置有贯通孔(313),密封法兰座(36)与所述贯通孔(313)四周外缘的所述外钢板(32)通过吊环螺丝(312)连接,位移测杆(37)的外端与位移传感器相连,所述位移测杆(37)依次穿过所述密封法兰座(36)、所述外钢板(32)后与所述水囊袋(34)内侧相接触,所述外钢板(32)上设置有水囊加压注水孔(38);所述外钢板(32)上设置有与所述外钢板(32)的顶端一体连接的连接板(39),所述连接板(39)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槽(310),螺杆(311)穿过两个所述连接板(39)相对应侧的所述连接槽(310)后将两个所述水囊框(31)固定;
所述水囊袋(34)在中主应力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试样在中主应力方向的尺寸;
所述排气孔(35)上可拆卸连接有堵头螺丝;
所述密封法兰座(36)与所述外钢板(32)之间设置由密封圈连接,所述位移测杆(37)与所述水囊袋(34)接触一端为光圆的平底状,所述位移测杆(37)与所述位移传感器连接端设置有一纵向的贯通圆孔(371),弹簧件穿过所述贯通圆孔(371)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吊环螺丝(312)上的吊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115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肽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斜槽互动弯折的U型内折转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