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肾动脉及腹主动脉一站式无创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1171.8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6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宁梓涵;陈硕;乔会昱;韩华璐;赵锡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A61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脉 主动脉 一站式无创 磁共振 血管 成像 系统 | ||
1.一种肾动脉及腹主动脉一站式无创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系统,包括躯干线圈、嵌入式体线圈、磁共振扫描仪和计算机;所述躯干线圈连接磁共振扫描仪,嵌入式体线圈嵌于磁共振扫描仪,磁共振扫描仪连接计算机,所述计算机中安装有磁共振成像平台;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工作方法如下:
1)在计算机的磁共振成像平台上设置肾动脉及腹主动脉一站式血管壁成像iMSDE-SPGR序列;
其中,一个iMSDE-SPGR序列由多次采集组成,每次采集依次由饱和带激发环节、iMSDE血流抑制预脉冲激发环节和数据采集环节三个环节组成;
其中,所述饱和带激发环节包括两次饱和带激发,用于对由呼吸运动造成的前腹部运动伪影和由肠胃蠕动造成的左肾脏处运动伪影进行抑制;
所述iMSDE血流抑制预脉冲激发环节依次包括第一梯度脉冲、第二梯度脉冲、第一90°射频激发脉冲、第三梯度脉冲、第一复合式180°射频激发脉冲、第四梯度脉冲、第五梯度脉冲、第二复合式180°射频激发脉冲、第六梯度脉冲和第二90°射频激发脉冲;其中,第一梯度脉冲和第二梯度脉冲均为双极梯度脉冲,第三至第六梯度脉冲的一阶梯度矩为391.43mTms2;
所述数据采集环节采用三维SPGR采集方法,并将此采集方法结合水激发1-1模式对成像范围内的脂肪信号进行抑制;
设置iMSDE-SPGR序列的成像覆盖范围、图像分辨率及单次采集的K空间数据量;
2)引导受试者进入已经连接躯干线圈的磁共振扫描仪,使受试者面朝上方、头部指向磁共振扫描仪的磁体并平躺于磁共振扫描仪的床体上;将呼吸监测绑带置于受试者吸气时腹部的顶端并固定;将躯干线圈压于受试者前胸腹部上方,完全覆盖受试者腹部;移动磁共振扫描仪的床体,使磁共振扫描仪中的红外定位中心定位于受试者膈肌中心处;最后按下磁共振机器的移床按钮,将定位中心移动至磁共振扫描仪磁体的扫描中心;
3)利用磁共振扫描仪对受试者腹部进行定位扫描得到定位图像,其中,在定位图像的冠状位视图及轴位视图上分别确定对应视图上成像框位置,使得成像框覆盖受试者双侧肾动脉和腹主动脉;在定位图像的轴位视图上确定两个饱和带的激发位置,使得其中一个饱和带激发范围为受试者前腹部脂肪处,另一个饱和带激发范围为受试者左前方肠胃处,两个饱和激发带设置无先后顺序;在定位图像的矢状位视图上确定对应成像框位置,使得成像框长边缘平行于受试者脊柱并覆盖肾脏;
根据呼吸监测绑带采集的受试者的呼吸频率,设置呼吸触发延迟时间,使得iMSDE-SPGR序列扫描中每次采集时的数据采集环节位于受试者呼气末期;设置完毕后,对受试者进行iMSDE-SPGR序列扫描;
4)当iMSDE-SPGR序列扫描完成后,磁共振成像平台对扫描采集的数据进行重建得到受试者双侧肾动脉及腹主动脉的三维图像,成像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117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半导体晶体生产的抛光设备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违禁捕鱼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