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控策略多协议实现网络流量测定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1290.3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6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赖锐斌;卢东;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渊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李辉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策略 协议 实现 网络流量 测定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控策略多协议实现网络下行流量测定方法,包括:发现并维护管理不同通用应用服务器的域名和IP列表;预设区域就近原则、运营商归属一致优先原则和网络延迟最低原则,下载流量实时负载情况,根据家庭智能网关、智能路由器的请求量和所在区域对通用应用服务器进行资源优化;响应家庭智能网关或智能路由器下载通用应用服务器列表资源和更新请求。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云控策略多协议实现网络流量测定系统,该系统包括网络流量测定云控服务器和网络下行流量测定模块。本发明能够更精准的检测网络流量,且检测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庭智能网关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云控策略多协议实现网络流量测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互联网时代,日益丰富、多样化的网络应用对网络流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网络游戏、网络直播带货等应用场景,网络流量越小、用户体验越好。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一直致力改善网络流量的质量,通过在城域网、接入网等地方安装相关的网络流量测定设备,及时发现存在、潜在造成网络流量高的问题,为家庭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带宽服务。安装在城域网、接入网的网络流量测定设备,距离用户家庭环境网络接入相对还有一段距离,中间至少包括且不限于小区楼道、小区机房、片区机房的网络通信设备,网络通信设备包括且不限于交换机、路由器。而网络流量的造成,涉及网络通道中所有设备的流量、数据的转发效率等因素。运营商安装的网络流量测定设备检测出来的网络流量小,不能完全等同用户家庭环境网络接入后,整个网络的流量就小,整个网络流量指的是用户家庭接入点到接入网、核心网等整个网络端到端的网络流量。在家庭智能网关,智能路由器上通过HTTP、DNS、ICMP等网络协议,通过软件的方法实现网络流量的检测,相当于在最靠近用户家庭的节点中来进行网络协议的检测,此方法相比运营商在城域网、接入网等环境安装网络流量测定设备的方案,能够起到网络流量测定更精准,成本更低等优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云控策略多协议实现网络流量测定方法及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云控策略多协议实现网络流量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发现并维护管理不同通用应用服务器的域名和IP列表;
预设区域就近原则、运营商归属一致优先原则和网络延迟最低原则,下载流量实时负载情况,根据家庭智能网关、智能路由器的请求量和所在区域对通用应用服务器进行资源优化;
响应家庭智能网关或智能路由器下载通用应用服务器列表资源和更新请求。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家庭智能网关,智能路由器上通过开发软件模块的方法,利用HTTP、DNS、ICMP等网络协议,基于云端服务器智能算法、多维度地调用家庭智能网关、智能路由器上的网络流量测定模块,使得智能网关、智能路由器到现有主流网络应用服务器进行网络通信,实现基于端到端应用服务层的网络流量测定方法。网络流量测定的精度,从网络流量测定客户端程序到通用应用服务器的整个通道的网络设备,实际负载流量、通用应用服务器的服务负载等情况都有很大关系,经过设备越多,带宽越拥塞,服务器服务负载越大,网络延时检测出来的流量可能越大,波动也会越大。本方法通过云控服务器的方式实时检测不同业务的通用应用服务器负载、利用不同的服务,根据客户端程序所在地区选择最优测试资源,多维度地尽可能降低整个网络流量测定过程中可能的外在影响,对提升网络流量测定的精准度提供重大作用。本方法基于家庭智能网关、智能路由器增加插件的方式进行部署,解决原通过在城域网、接入网等部署网络流量测定服务器的硬件成本,维护代价高等问题。本方法通过ICMP、HTTP、DNS多协议的方式对现网中实时工作的通用业务服务器进行网络检测检测,真实地还原了用户真实的网络应用场景,流量参考性更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应用服务器包括:所述应用服务器的数量根据网络流量测定的智能算法的结果做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渊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渊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12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LED照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