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流控水筛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2049.2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4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袁辉;周泓宇;姜平;万小进;吴绍伟;李跃林;梁玉凯;郑华安;穆永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8 | 分类号: | E21B4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地址: | 10000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流控水筛管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流控水筛管,其中,包括整流通道和过滤通道,所述整流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接箍、基管、中心管和短节,所述过滤通道套设在所述基管和中心管的外壁上,所述过滤通道与所述整流通道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所述中心管上设有连通环形空间与整流通道的自适应控水装置,所述过滤通道包括套设在所述基管外壁的筛管以及套设在所述中心管外壁的外护套,所述筛管和外护套之间通过第一端环连接,所述筛管包括由外到内依次层叠挤锻的外保护罩、复合过滤层和内保护套。本发明调整了过滤通道的结构,增强了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长,实现水平井前期均匀控液,后期抑制产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调流控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调流控水筛管。
背景技术
水平井开发中存在初期产量高、产量递减快、含水上升速度快,且一旦出水后堵水难度大,控水措施难等问题,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随着碎屑岩底水油藏开发的深入,油水界面逐步抬升,油井避水高度减小,变密度射孔适用性变差,油水井出砂和含水量的上升是日益严重的问题,现在常规的筛管主要分为绕丝筛管、割缝筛管和筛网式滤砂管,这几种筛管均只具有防砂功能。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9195372U,公开日期2019年8月2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调流控水筛管,包括:筛管和基管,所述筛管包括:第一过滤管及第二过滤管;第一过滤管及第二过滤管均包括外保护套、外过滤网、支撑网、内过滤网、内扩散网及内保护套;所述外过滤网设置在所述外保护套与所述支撑网之间;所述内过滤网设置在所述支撑网与所述内扩散网之间;所述内保护套设置在所述内扩散网与所述基管之间,该专利申请的过滤管的强度和稳定性差,内部流体的压力和外部地层的挤压,会缩短过滤管的使用寿命,需要经常更换筛管的部件,降低整个采油系统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调流控水筛管中过滤通道稳定性差的缺点,提供一种调流控水筛管。本发明调整了过滤通道的结构,增强了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实现水平井前期均匀控液,后期抑制产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流控水筛管,其中,包括整流通道和过滤通道,所述整流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接箍、基管、中心管和短节,所述过滤通道套设在所述基管和中心管的外壁上,所述过滤通道与所述整流通道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所述中心管上设有连通环形空间与整流通道的自适应控水装置,所述过滤通道包括套设在所述基管外壁的筛管以及套设在所述中心管外壁的外护套,所述筛管和外护套之间通过第一端环连接,所述筛管包括由外到内依次层叠挤锻的外保护罩、复合过滤层和内保护套。
本技术方案中,调流控水筛管放置在地下采油系统中后,地层流体进入该装置的过滤通道,过滤通道将地层流体带来的泥沙碎屑等杂物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流体进入过滤通道与整流通道之间形成环形空间,中心管上设置的自适应控水装置可以根据流体中水和油比例不同调整进入整流通道的流量大小,进入整流通道的流体往接箍方向流动,最终到达地面。由于在采油系统中,是将多个调流水筛管前后依次连通,因为不同地层流体的水油比例并不相同,所以流体的物理性质也是不同的,自适应控水装置就能够依据含水率的变化自动调整流过流量的大小,实现自适应调流控水。流体在筛管中完成过滤后进入过滤通道与整流通道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再从中心管上的自适应控水装置进入中心管的内部即整流通道中,最终流向地面。筛管的整体结构由于经过挤锻之后,外保护罩、复合过滤层和内保护套之间都没有多余空隙存在,筛管整体的强度变大,能够抵抗环形空间的流体压力,同时还能够抵抗外部地层的挤压,延长了筛管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筛管位于所述基管的外壁,所述外护套位于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端环与外护套采用插入密封的连接方式。使用插入密封的连接方式,使得环形空间的密封性能强,避免地层未过滤的流体直接进入环形空间,同时还能够避免已经过滤的流体重新渗漏到地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环内壁面上沿其轴向设有用于扩大流通面积的槽。第一端环内部的槽增大了流通面积,即扩大环形空间的体积,确保流体的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20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