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整机连续数据保护的数据恢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2935.5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0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洋;商国贤;周冬梅;李少荣;牛晓飞;黄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坞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G06F9/4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整机 连续 数据 保护 恢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整机连续数据保护的数据恢复方法,步骤包括:1)同步被保护系统中的整机数据到虚拟化平台或者云平台上。2)同步被保护系统数据完成后,在虚拟化平台或者云平台为该机创建一个书签。3)实时复制被保护系统的每次变化数据到虚拟化平台或者云平台。4)存储变化日志数据,这些存储起来的数据将用于将来的恢复使用。5)定期并自动地为被保护系统在虚拟化平台或者云平台生成书签。6)数据恢复阶段,用户可以选择从保护时刻开始地任意时刻数据进行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数据容灾和备份,虚拟化和云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整机连续数据保护的数据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计算机数据保护往往只保护系统中的某些文件或者某些具体应用,而且是定期备份的方式。显然这种传统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计算机数据保护的要求。现代计算机数据的保护,不仅仅要保护整个机器(系统中的每个卷,每一块数据,而不是目录),而且还要求对数据进行连续保护(CDP)。在传统的数据保护技术方案中,往往是把一台服务器的数据搬运到另一台服务器上,而本发明的方案是把被保护的服务器上数据以CDP的方式实时保护到虚拟化平台和云平台中。
在数据容灾中,还有很重要的一样技术是数据恢复,即对已经存储起来的数据进行还原。在传统的CDP系统中,还原数据的时候往往只能还原一次,而且一旦还原以后,对现有的存储数据会导致破坏,一旦选择的还原点不是用户真正希望的还原点的话,则导致整个还原失败。另外一个问题是在还原的时候需要停止现有的保护方案,即一旦想要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则需要终止当前的保护,导致对保护的数据进行灾难演练等操作变得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整机连续数据保护的数据恢复方法,以便用户能够自由地恢复到任意时刻,以及可以多次恢复数据,并保持保护方案继续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整机连续数据保护的数据恢复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1),同步被保护系统中的整机数据到虚拟化平台或者云平台上,通过虚拟化平台或者云平台上的一台虚拟机作为代理(虚拟代理机)来完成,后续步骤所有与虚拟化平台或者云平台进行交互操作都在虚拟代理上完成。
步骤2),同步被保护系统数据完成后,在虚拟化平台或者云平台为该机创建一个书签,该书签为该机同步完成时的一个稳定可恢复点。
步骤3),实时复制被保护系统的每次变化数据到虚拟化平台或者云平台上,同时将变化的数据应用到虚拟化平台或者云平台对应的磁盘上,以保持虚拟化平台或者云平台上的数据保持最新状态。
步骤4),在将这些变化的数据应用到虚拟化平台或者云平台对应的磁盘上以后,将这些变化的数据按照产生时的顺序再依次在虚拟代理存储起来,存储的时候可以由用户决定是否进行压缩以便节省存储空间,这些存储起来的数据将用于将来的恢复使用。
步骤5),定期并自动地为被保护系统在虚拟化平台或者云平台生成书签,同时,用户也可以手动地在任意时刻为被保护系统产生书签。
步骤6),数据恢复阶段,用户可以选择从保护时刻开始地任意时刻数据进行恢复。并且可以多次恢复数据,恢复数据时不需要停止现有的保护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处于一个保护状态下的被保护机器与虚拟化平台或者云平台上的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每两个书签之间保留的是数据变化日志记录示意图;
图3是两个书签之间的某一个时刻T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坞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云坞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29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