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坝石块切割打捞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3146.3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9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夏燕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燕东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坝 石块 切割 打捞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坝石块切割打捞方法,包括吊座和吊座上安装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末端对称安装有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所述第一抓斗两侧对称设有导槽,所述第一抓斗上安装有用于撬动较大石块的撬动装置,此大坝石块切割打捞方法,通过驱动装置中电机的转动,经过传动装置,进而带动撬动结构中转动辊转动,通过转动辊上的凸台与大石块接触,以第二抓斗的抓齿为支点,带动大石块转动至抓斗内,进而使两个抓斗闭合,将石块打捞出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心两个抓斗同时抓取大石块,不但无法伸入到石块底部,而且抓齿与石块摩擦力也不足以将大石块夹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捞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坝石块切割打捞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大坝的修建过程中,因水底存在大量的石块,需要会对水下石块进行打捞,其中,水下施工又分为水下切割,水下打捞,水下焊接等作业,然而目前的水下作业操作存在着许多的危险好弊端,通常需要潜水员进入水中进行操作的一系列作业,许多工件处于悬空位置,如果直接切割,会给在悬空状态下工作的潜水员造成很大的危险性,同时在修建大坝爆破周边山体产生的碎石也会掉落到水中,其中较大的石块在河床上,使用现有的抓斗无法直接打捞,且由于水底的碎石过多,导致抓斗无法直接伸入到河床底部将大石块整个抱起打捞。
在对切割后的石块进行打捞时,大多通过对开对关的抓斗,将石块抱至抓斗中,但是在对关的过程中,容易被石头卡住,导致相对的抓斗无法完全闭合,无法将相应的石块放置在容纳腔中,同时两个抓斗闭合,通过摩擦力也无法将大石块夹紧,最终导致打捞失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大坝石块切割打捞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坝石块切割打捞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坝石块切割打捞方法,包括吊座和吊座上安装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末端对称安装有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所述第一抓斗两侧对称设有导槽,所述第一抓斗上安装有用于撬动较大石块的撬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撬动装置包括对称固定在第一抓斗两侧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设有用于石块撬动的撬动结构,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安装有驱动撬动结构的驱动装置,所述撬动结构与驱动装置之间设有传动装置,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设有用于撬动结构回复的回复装置,撬动装置既解决了现有抓斗因无法伸入到石块底部,而且抓齿与石块摩擦力也不足以将大石块夹紧的问题,实现对大石块的打捞。
优选的,所述撬动结构包括滑板,所述滑板两侧设有与对应导槽滑动连接凸块,所述滑板靠近第二抓斗的一侧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远离滑块的一端贯穿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有多个转动辊,所述转动棍位于相邻两个支撑块之间,所述转动辊上固定有多个凸台,所述滑块远离第二抓斗的一侧滑动连接有与第一抓斗固定连接的导轨,所述导轨内设有多个辅助滑板复位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板和导轨接触,撬动结构上的多个凸台,提高了转动辊与石块的接触效果,同时,在多个凸台的作用下,利用杠杆作用,以第二抓斗的抓齿为支点,能更好的撬动石块。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开设于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堵块,所述第一滑槽内固定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固定有与导槽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滑板上对应的凸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依次贯穿第一压板、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驱动装置中电机的持续转动,通过传动装置,最终带动撬动装置中转动辊的持续转动,为撬动大石块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防护罩和第一齿轮,所述防护罩固定与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贯穿防护罩的一端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防护罩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有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贯穿防护罩,通过传动装置实现了驱动装置转动效果的传递,结构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燕东,未经夏燕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31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金属离子PETG材料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和水净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