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浇大跨度连续梁钢绞线的穿束器及穿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3736.6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3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西;盛永东;肖成;霍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孙玲 |
地址: | 30035***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浇大 跨度 连续 梁钢绞线 穿束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浇大跨度连续梁钢绞线的穿束器及穿束方法,包括牵引头、锚固环和保护罩,牵引头连接于端部整齐的钢绞线束中心的一根伸出的钢绞线上,牵引头穿过保护罩顶端的通孔且底端与通孔卡接,锚固环套设于钢绞线束的端部外,锚固环套设于保护罩的下端。本发明穿束器的结构简单,使同一束钢绞线间互相平行不打绞,降低了断丝率,极大地提高了预应力结构施工质量和穿束效率,施工操作过程简便,能有效避免钢绞线因打绞导致后续张拉中钢绞线受力不均甚至断丝的情况,穿束过程中既降低了安全风险和施工成本,又缩短了施工工期,适用于各种类型后张法预应力穿束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绞线穿束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现浇大跨度连续梁钢绞线的穿束器及穿束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双线特大桥的12#~15#墩采用(60+100+60)m连续梁跨越省道和河流,梁体为单箱单室,三向预应力体系,C50混凝土结构。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梁高从0#块7.835m变化到14#合龙块4.835m。纵向预应力钢绞线束分为顶板、腹板、底板三种,顶板预应力束T1~T16采用16-φ15.2的钢绞线,腹板预应力束F1~F18采用12-φ15.2的钢绞线,中跨底板预应力钢绞线束B1-B10采用16-φ15.2钢绞线,边跨底板预应力束B11~B16采用16-φ15.2钢绞线,预应力管道采用内径90mm和100mm的镀锌波纹管。除边跨底板预应力束采用单端张拉外,其余钢束施工时采用两端张拉,且3#~16#块的预应力束在竖直和水平方向均存在曲线变化,属极其复杂的超长束预应力现场张拉工程。
现有技术中是将每根钢绞线端头用塑料胶带缠裹好,同一束钢绞线归类到一起,用扎丝绑扎好,采用人工将每根钢绞线一一穿过预应力管道,操作过程需要人员较多,穿束时间较长,成本较高;穿束过程中钢绞线容易打绞,张拉时受力不均,导致部分钢绞线可能被拉断。由于预应力管道同时具有平弯和竖弯,且钢绞线束根数多,施工中常常发生钢绞线卡住,无法顺利穿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浇大跨度连续梁钢绞线的穿束器及穿束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钢绞线束穿束施工操作简便,降低了断丝率,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穿束效率和预应力结构施工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现浇大跨度连续梁钢绞线的穿束器,包括牵引头、锚固环和保护罩,所述牵引头连接于端部整齐的钢绞线束中心的一根伸出的钢绞线上,所述牵引头穿过所述保护罩顶端的通孔且底端与所述通孔卡接,所述锚固环套设于所述钢绞线束的端部外,所述锚固环套设于所述保护罩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牵引头包括钢环和U型的连接头,所述钢环焊接于所述连接头的U型开口端内,所述钢环仅能够容纳一根所述钢绞线。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为直径8mm的圆钢,所述连接头的长度为150mm-200mm。
优选的,所述钢环的钢板厚度为3mm、内径15.5mm、高度45mm。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包括过渡连接锥形段和圆环段,所述保护罩的顶部通孔的直径为42mm、底部开口的直径为80mm,所述保护罩的高度为80mm、钢板厚度为3mm。
优选的,所述锚固环的钢板厚度为3mm、宽度为60mm、内径为73mm。
优选的,所述锚固环与所述钢绞线束之间设置有钢楔。
优选的,所述钢绞线束中心的钢绞线伸出所述钢绞线束端面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37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摄像机的自动除冰系统
- 下一篇:废气处理共享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