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蠕动泵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4897.7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范怀勇;赵柏秸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伊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12 | 分类号: | F04B43/12;F04B5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小林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蠕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蠕动泵,包括泵座,所述泵座上设有驱动滚轮组;还包括围绕在所述驱动滚轮组上的泵管、与所述泵管的外侧抵接的压块;所述泵座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压块上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还包括使所述压块沿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靠近所述泵管的弹性机构。第一导轨和第一滑槽互相配合,在蠕动泵的工作过程中限制压块的移动自由度,减少压块与驱动滚轮组的间隙的不规律变化,使弹性机构的作用力方向更容易设置为与该间隙的变化方向相协同,该间隙的变化方向和弹性机构作用力的方向能够设置为均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减少泵管的流量误差,并减少蠕动泵内部机构的摩擦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蠕动泵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蠕动泵广泛用作水质分析、环境保护、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在分析液体样品时的定量部件。传统的蠕动泵结构包括固定间隙型,通过驱动滚轮组对泵管进行挤压隔断形成封闭内腔,对液体进行驱动;蠕动泵基本组成包括泵座、驱动滚轮组、泵管,泵座用于固定驱动电机和泵管,驱动管轮组包括驱动电机和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一起转动的滚轮架,滚轮架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呈筒状的管轮来挤压泵管,泵管设置在滚轮和压块之间并受到这两个部件的挤压以形成封闭内腔,而实现液体的输送。固定间隙型蠕动泵受力均匀,蠕动泵正转、反转不受影响,但泵管磨损后,固定间隙的泵体对泵管压力变小,密封性逐渐减退,流量误差随之变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蠕动泵,以减小蠕动泵的流量误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蠕动泵,包括泵座,所述泵座上设有驱动滚轮组;还包括围绕在所述驱动滚轮组上的泵管、与所述泵管的外侧抵接的压块;所述泵座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压块上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还包括使所述压块沿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靠近所述泵管的弹性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压块设有抵接缺口,所述抵接缺口的内壁面与所述泵管抵接;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泵座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压缩弹性件;所述弹性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块上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压缩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压缩弹性件靠近所述抵接缺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槽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性件远离所述抵接缺口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压块上设有第三滑槽,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三滑槽的槽壁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三滑槽的另一端设有滑动段,所述滑动段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壁面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段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杆的杆段的直径,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三滑槽的槽宽,所述压缩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段抵接,所述压缩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槽靠近所述第三滑槽的一端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泵座朝向所述抵接缺口的一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侧壁面与所述连接通孔的孔壁面抵接,所述连接杆上还设有第一抵接体,所述第一抵接体与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抵接缺口的一侧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抵接体包括抵接板,所述抵接板上设有连接通槽,所述连接通槽的深度方向沿所述抵接板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通槽的槽宽逐渐增大;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沿所述连接杆的周向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的槽底壁与所述连接通槽一端的槽侧壁抵接,所述第一卡接槽的槽侧壁与所述抵接板的板平面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所述连接杆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槽上设有可拆卸的卡接板;所述压块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隔空间隙,所述卡接板设置在所述隔空间隙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伊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伊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48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