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沉淀预制截污井及其安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5542.X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1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澄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2D29/12;E04G21/16;E04G21/14;B01D3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汪家瀚 |
地址: | 201709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淀 预制 截污井 及其 安装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沉淀预制截污井及其安装装置,该预制截污井包括筒体,筒体的顶部设有第一下提拉部,过滤装置可拆卸地设于筒体内,过滤装置的顶部设有第二下提拉部。该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板,变径调节机构及牵引件,支撑板由第一驱动设备驱动而滑动设于支撑框架上,变径调节机构设于支撑板上,牵引件的顶端径向可移动地设于变径调节机构上,牵引件的底端穿过支撑板后分别与第一下提拉部和第二下提拉部进行可拆卸连接。本发明通过筒体上设置的提拉部件和安装装置的配合,可提高截污井安装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可通过安装装置对过滤装置进行安装以便于对筒体内的污物进行及时清理,防止污物在截污井内沉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沉淀预制截污井及其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一体化截污井主要应用在污水提升、雨水提升等技术领域,一般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预制,然后现场安装,以满足不同用户对截污井的泵水量的需求。预制截污井是一种集成地埋式截污井,根据现场要求,可以采用半埋式,也可采用全埋式。为便于对预制截污井进行安装,现有方式是在截污井的筒体上设置吊环,然后通过吊装设备连接吊环来将筒体吊起。有些吊环是设于截污井筒体顶部的盖体上,但此种筒体的盖体要与截污井制成一体,这样就不便于对截污井进行检修;有些吊环是设于筒体的两侧的,但此种方式对于半埋式的截污井尚可适用,而对于全埋式的截污井而言,由于受筒体与坑体之间的间距所限,不便于通过吊环进行起吊操作,给截污井的安装或拆卸都带来较大的困难。
更为重要的是,现有采用吊环对截污井的筒体进行起吊的方式存在极为不稳定的现象,筒体在被吊起的状态下易发生晃动,且在起吊的过程中,筒体的重力都集中在吊环这一点上,微小的吊环承受筒体的全部重量,一旦发生断裂不仅会使筒体受损,甚至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尤其在拆卸截污井时,积年累月下,吊环难免会老化,在吊起时不一定再能够承受住筒体的重量,这些都是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此外,截污井都存在污物沉淀的现象,现有截污井的筒体上虽设有排污管,对于污物较少且颗粒较小的污物,尚且能够由排污管彻底排出,一旦污物较多或颗粒较大,排污管则无法将污物彻底排出,甚至容易造成排污管堵塞现象,此些情况使截污井筒体的底部仍存在较为严重的污物沉淀现象。
传统截污井主要用于对污水中的污物进行截污,现有的传统截污井一般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预制,然后现场安装,以满足不同用户对截污井的需求。截污井是一种集成地埋式截污井。为便于对截污井进行安装,现有方式是在截污井的筒体上设置吊环,然后通过吊装设备连接吊环来将筒体吊起。有些吊环是设于截污井筒体顶部的盖体上,但此种筒体的盖体要与截污井制成一体,这样就不便于对截污井进行检修;有些吊环是设于筒体的两侧的,但由于受筒体与坑体之间的间距所限,不便于通过吊环进行起吊操作,给截污井的安装带来较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沉淀预制截污井及其安装装置,通过筒体上设置的提拉部件和安装装置的配合,可提高截污井安装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可通过安装装置对过滤装置进行安装以便于对筒体内的污物进行及时清理,防止污物在截污井内沉积。
本发明的便于安装的防沉淀预制截污井,包括筒体,盖体及过滤装置,所述盖体可拆卸地设于筒体上,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第一下提拉部,所述过滤装置可拆卸地设于筒体内,所述过滤装置的顶部设有第二下提拉部。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中,所述第一下提拉部是设于所述筒体的内侧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中,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上设有滑道,所述过滤装置的边框与该滑道滑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中,所述第一下提拉部呈的纵向截面呈L型,和/或所述第二下提拉部呈的纵向截面呈L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澄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海澄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55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