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mems微机电的血液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6008.0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0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田刘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勇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A61B5/1455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高维波 |
地址: | 26212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mems 微机 血液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医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mems微机电的血液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可穿戴设备和血小板聚集度检测模块,所述血小板聚集度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血管支架表面的用于信号采集的多个mems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用于信号接收和处理的第一控制单元;每个所述mems传感器包括金刚石薄膜和成型在所述金刚石薄膜上的微电极;至少一个所述mems传感器布置在血管支架表面进流端作为主传感器,其余mems传感器布置在逐渐远离进流端的所述血管支架表面作为辅传感器,其中所述主传感器用于全时段采集血小板近壁时的动力学信号,所述辅传感器用于辅助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判断所述主传感器采集的动力学信号是否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mems微机电的血液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用植入物需求的不断增加,植入物引起的凝血问题和引发的急性血栓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血栓的早期预判和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从植入物血栓形成机理的角度,其主要凝血风险来自于血液和植入物表面、血液和流场的相互作用。植入物表面血栓形成的原因大多是由局部流体力学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因素包括植入材料表面结构组成、几何形状、血液和流场以及血栓形成后对流场的反馈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非生理性血栓的形成,对植入物表面血栓的早期预警难以通过检测凝血因子来实现,故需要依赖于对血栓形成的直接观测。
关于血栓的早期形成,现阶段的主要检测方法均为体外检测,主要包括对出血时间、粘附性、聚集度、释放产物、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代谢产物、胞浆游离钙水平测定、凝血活性、膜糖蛋白检测、基因多态性和突变等进行检。
申请号为201410188568.0的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用于人工器官表面凝血在线检测的装置及检测方法,它通过均匀设置多个光钎传感器于人工器官表面,并在其外侧涂覆一层抗凝血的金刚石涂层,根据光信号的强弱及稳定判断具体凝血的位置,实现对人工器官表面凝血的在线检测。申请号为 201410187452.5的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用于人工器官表面凝血检测的装置及检测方法,采用在人工器官上设置电容传感器,运用相邻电容传感器间的边 缘效应、使得电容的两极板间产生静电场,从而根据电容值的改变判断是否发生凝血。此凝血装置也需要在电容传感器外侧涂覆金刚石涂层。然而,上述检测均是体外检测或者依赖生物标记进行检测,不能实现实时、全时和即时的检测。
申请号为201610547268.6的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体内血小板即时无标记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包括信号采集单元包括设于体内的金刚石MEMS传感器,所述金刚石MEMS传感器包括PC金刚石薄膜以及设于PC金刚石薄膜上由导电金刚石形成的电极,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血小板近壁时空分布的电极过程动力学信号;信号接收单元,与信号采集单元相连且设于体外,用于接收信号采集单元所采集的信号;信号处理单元,与信号接收单元相连且设于体外,用于根据信号接收单元接收的信号定量表征血小板时空分布。但上述检测对传感器的布置位置、分布形式未作详尽分析,实际应用时,其检测数据的可靠性有待考虑。
另外,植入物表面血栓形成的原因与血脂有一定的关联性,血脂含量浓度过高,就会影响患者的血液循环,易造成血栓的形成,监控血脂也是预防血栓形成的关键措施,但目前尚没有完整的、便捷的检测系统用于预防植入物表面血栓早期形成。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勇,未经陈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60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