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车行驶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6317.8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6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勇 |
主分类号: | B61L15/00 | 分类号: | B61L15/00;B61C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阔雷 |
地址: | 2364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车 行驶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车行驶控制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单元、信息分析单元、信息处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和控制器,通过设置信息分析单元并利用其进行载重分析,对电机车的载重状态进行判断,防止电机车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导致寿命下降,提升电机车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了因超重对行驶轨道造成损伤,通过设置信息处理单元,对电机车进行行驶工况处理,自动根据行驶状态和轨道路况对电机车进行升档、降档以及刹车控制,实现电机车的自动驾驶控制,节省了人力成本,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同时消除了生产运输过程中因人员疲劳驾驶而存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驶系统,具体为一种电机车行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机车是轨道车辆运输的一种牵引设备,动力是利用牵引电机驱动车轮转动,借助车轮与轨面间的摩擦力,使机车在轨道上运行。这种运行方式,它的牵引力不仅受牵引电机(或内燃机)功率的限制,还受车轮与轨面间的摩擦制约。机车运输能行驶的坡度有限制,运输轨道坡度一般为3‰,局部坡度不能超过30‰。
现有技术中的电机车都是由电机车司机进行驾驶,特别是在煤矿开采这种风险比较大的工作环境,使用人工驾驶电机车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人工的劳动强度大,长时间的工作会造成工作效率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机车行驶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车行驶控制系统,通过设置信息分析单元并利用其进行载重分析,对电机车的载重状态进行判断,防止电机车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导致寿命下降,提升电机车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了因超重对行驶轨道造成损伤,通过设置信息处理单元,对电机车进行行驶工况处理,自动根据行驶状态和轨道路况对电机车进行升档、降档以及刹车控制,实现电机车的自动驾驶控制,节省了人力成本,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同时消除了生产运输过程中因人员疲劳驾驶而存在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1)如何通过设置信息分析单元并利用其进行载重分析,对电机车的载重状态进行判断,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车因超负荷行驶导致寿命下降或对行驶轨道造成损伤的问题;
(2)如何通过设置信息处理单元,对电机车进行行驶工况处理,自动根据行驶状态和轨道路况对电机车进行升档、降档以及刹车控制,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电机车难以自行控制行驶状态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机车行驶控制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单元、信息分析单元、信息处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和控制器;
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载重数据,并实时获取行驶速度数据和斜坡角度数据,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将载重数据、行驶速度数据传输至信息分析单元,将斜坡角度数据传输至信息处理单元,所述载重数据表示电机车各个载料车斗的载重量,所述斜坡角度数据表示电机车的机车头和载料车斗行驶至当前轨道铺设位置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且该夹角存在正负值;
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电机车的规格数据,所述规格数据包括最大限载数据、机车头质量数据、车斗质量数据、电机车额定功率、电机车最低限速和电机车最高限速;
所述信息分析单元接收到载重数据和行驶速度数据,对电机车进行载重分析,并将得到的超载信号、正常信号、待机信号、运行信号一同传输至信息处理单元;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对电机车进行行驶工况处理,并将得到降档信号、升档信号、保持信号和刹车信号传输至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对降档信号、升档信号、保持信号和刹车信号进行信号识别,当识别到降档信号时,则将当前档位降低一档,当识别到保持信号时,则不进行任何操作,当识别到升档信号时,则将当前档位提高一档,当识别到刹车信号时,进行刹车制动,且刹车时间为持续两秒后解除刹车。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载重分析的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勇,未经李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63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