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激光加工隔离溅射残渣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6503.1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3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崔承云;赵恺;陈凯;姜高强;崔熙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2/00 | 分类号: | B22F12/00;B22F10/70;B22F12/44;C23C24/10;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激光 加工 隔离 溅射 残渣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激光加工隔离溅射残渣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激光加工隔离溅射残渣装置的卡箍安装在激光熔覆头的颈部位置;将柔性弯曲支撑的一头与安装在激光熔覆头上的卡箍连接;将柔性弯曲支撑的另一头与残渣收集装置连接;将所述残渣收集装置移动放置于激光熔覆头正下方,通过柔性弯曲支撑调节残渣收集装置与加工工件的距离,从而在工件加工过程中收集溅射物残渣;待所述残渣收集装置内的残渣达到一定量之后,可将残渣收集装置取下,清理掉残渣后将残渣收集装置洗净后循环安装利用。本发明能够跟随激光熔覆头移动以持续收集隔离加工过程中溅射物残渣,从而达到保护工件已加工面和未加工面不受溅射物残渣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激光加工隔离溅射残渣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增材制造或激光再制造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热效应将供给的金属粉末和基体材料表层同时熔化形成熔池,熔池经过不断凝固和多层叠加后成型的制造技术或再制造修复技术。在激光熔化金属粉末和基体表层时,由于瞬时产生的剧烈物理和化学等反应,未完全熔化的金属粉末在加工过程中溅射出来,落在工件周围易造成污染,并影响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部分的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激光加工隔离溅射残渣的方法及装置,能够跟随激光熔覆头移动以持续收集隔离加工过程中溅射物残渣,从而达到保护工件已加工面和未加工面不受溅射物残渣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激光加工隔离溅射残渣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激光加工隔离溅射残渣装置的卡箍安装在激光熔覆头的颈部位置;
将柔性弯曲支撑的一头与安装在激光熔覆头上的卡箍连接;
将柔性弯曲支撑的另一头与残渣收集装置连接;
将所述残渣收集装置移动放置于激光熔覆头正下方,通过柔性弯曲支撑调节残渣收集装置与加工工件的距离,从而在工件加工过程中收集溅射物残渣;
待所述残渣收集装置内的残渣达到一定量之后,可将残渣收集装置取下,清理掉残渣后将残渣收集装置洗净后循环安装利用。
上述方案中,所述激光加工隔离溅射残渣装置包括残渣收集装置、卡箍和柔性弯曲支撑;所述残渣收集装置为上下两端开口状,其上端开口用于固定套在激光熔覆头上,其下端开口为内凹式槽型结构,用于收集溅射残渣;所述卡箍通过柔性弯曲支撑与残渣收集装置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卡箍与柔性弯曲支撑的一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柔性弯曲支撑的另一头与残渣收集装置通过螺栓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卡箍与柔性弯曲支撑的一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柔性弯曲支撑的另一头与残渣收集装置为一体式。
上述方案中,所述卡箍与柔性弯曲支撑的一头一体式;所述柔性弯曲支撑的另一头与残渣收集装置为一体式。
上述方案中,所述残渣收集装置为回转体或带棱边的多面非回转体。
上述方案中,所述残渣收集装置为透明或不透明的阻燃材料制作得到,所述阻燃材料为塑料、金属或其他非金属。
上述方案中,所述残渣收集装置的耐热温度范围为100℃-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65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