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车联网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6660.2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9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寇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0 | 分类号: | H04W4/40;H04W12/02;H04W12/041;H04W12/06;H04L9/3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刘广达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网络 联网 认证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车联网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50和存储介质,车联网包括若干车载节点、若干路侧节点、证书颁发机构以及由若干云服务器组成的云服务网络系统;若干路侧节点作为对等节点构成区块链网络;所述方法包括:路侧节点根据来自待认证车辆的车载节点的认证请求消息以及第一散列值对所述待认证车辆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则所述路侧节点将通过认证的车辆的代号及数字标识保存到所述区块链网络中。本申请的方法可满足各个用户车辆节点安全加入区块链网络的要求,保证区块链车联网的安全性,通过证书颁发机构登记,避免了在车辆通信中使用真实的车辆身份特征信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车联网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车联网的内涵主要指:车辆上的车载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对信息网络平台中的所有车辆动态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在车辆运行中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务。可以发现,车联网表现出以下几点特征:车联网能够为车与车之间的间距提供保障,降低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的几率;车联网可以帮助车主实时导航,并通过与其它车辆和网络系统的通信,提高交通运行的效率。车联网主要包括了车辆、路侧单元、证书颁发机构、核心网等。信标信息通过车辆上的传感器进行采集,并通过路侧单元向上层进行传输,最后汇总到核心网进行集中处理。
目前,用户车辆想要获取相关信息,比如交通信息等,但是区块链网络中存在信任问题,待加入的车辆难以被其他车辆所信任,目前没有很好地解决信任问题的方案。车联网中的实体被攻击沦陷后,将会带来严重的信息数据安全风险,通过挖掘信标信息里面的内容,攻击者就可以得到车辆的身份特征信息,从而得到用户的隐私信息,给用户带来生活困扰甚至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区块链网络中存在信任问题,待加入的车辆难以被其他车辆所信任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车联网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车联网认证方法,所述车联网包括若干车载节点、若干路侧节点、证书颁发机构以及由若干云服务器组成的云服务网络系统;每一所述车载节点设置于一个车辆上;所述若干路侧节点作为对等节点构成区块链网络;
所述认证方法包括:
所述路侧节点根据来自待认证车辆的车载节点的认证请求消息以及第一散列值对所述待认证车辆进行认证;其中,所述第一散列值是由所述证书颁发机构根据待认证车辆的代号和数字标识运算得到的;所述待认证车辆的代号和数字标识是由所述证书颁发机构根据来自待认证车辆的车载节点的登记请求消息生成的;
若认证通过,则所述路侧节点将通过认证的车辆的代号及数字标识保存到所述区块链网络中;所述认证请求消息包括所述认证车辆的代号和数字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路侧节点根据来自所述待认证车辆的车载节点的认证请求消息以及所述第一散列值对所述待认证车辆进行认证,包括:所述路侧节点根据来自所述待认证车辆的车载节点的认证请求消息,运算得到第二散列值;从所述云服务网络系统中获取第一散列值,比较所述第二散列值与所述第一散列值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认证通过,否则,认证未通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登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待认证车辆的身份特征信息;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包括车牌号、发动机序列号、车型和车主身份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认证车辆的代号和数字标识是由所述证书颁发机构根据来自待认证车辆的车载节点的登记请求消息生成的,包括:
基于所述登记请求消息按照预设固定格式对(Ha(PID||Pkn),Hb(ID||ctf))进行散列;其中,Ha()和Hb()为两个散列函数;ID代表待认证车辆的身份特征信息,PID代表待认证车辆的代号,ctf代表待认证车辆的数字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66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