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膜法脱氮除磷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6699.4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0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李海峰;王国栋;陈鑫;范婉莹;雷明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B63J4/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王晶;徐俊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膜法脱氮 磷船用 生活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膜法脱氮除磷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调节柜连接船用生活污水管,并通过管道连接水解柜;污泥柜连接压力海水或淡水管,并通过上清液溢流管连接缺氧柜;水解柜依次连接缺氧柜、好氧柜、膜柜和清水柜;好氧柜与膜柜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还连接有药箱,膜柜与清水柜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还连接有紫外杀菌器;所述调节柜、水解柜和清水柜底部连接溢流污水管;所述膜柜底部污泥回流口通过污泥回流管连接污泥柜和好氧柜;所述缺氧柜、好氧柜和膜柜还连接曝气管,膜柜底部还连接气提管。本发明能用于收集和处理船舶生活污水,包括黑水、厨房灰水和洗涤灰水,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以及氮、磷等营养物质,使处理后的水能够达标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复合膜法、具备脱氮除磷能力的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生活污水来自于船上船员和旅客的日常生活排水。按照排放水质可分为“黑水”和“灰水”两种类型。“黑水”指污染物含量较高的厕所排水,即粪便污水;“灰水”是指污染较轻的厨房灰水、洗涤灰水。
船舶生活污水通常比城市生活污水含有较高的BOD和SS,污染负荷较高。因此,当大量船舶在水体中航行并对船舶生活污水不加处理时,将对水域的水环境质量产生影响。船舶生活污水除了直接造成水体的耗氧型有机污染外,由于粪便中含有较多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因此若不加以有效处理而直接排放,将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破坏水体的自净平衡,从而恶化区域水环境质量。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船舶生活污水中的氮和磷进行处理。
目前,现有的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采用的技术主要是考虑降低排放水中的COD(化学需氧量)、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SS(悬浮物)、大肠肝菌、余氯等指标,因此绝大部分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并不具备脱氮除磷的能力。
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12年10月3日MEPC 64次会议上颁布了MEPC 227(64)决议,增加了总氮和总磷的排放指标,2016年1月1日起实施。新标准要求在限制海域(如波罗的海、阿拉斯加、五大湖等)航行的客船,配备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必须具备氮和磷的处理能力并满足排放限值。
2018年1月16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了GB 3552-2018《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对船舶生活污水排放,除了增加了PH值、化学需氧量、总氯(总余氯)指标之外,也增加了总氮和总磷两项排放指标。
因此,需要一种具备脱氮除磷能力的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使处理后的排水满足上述标准,减少对水体的污染,避免水体的富营养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膜法脱氮除磷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用于收集和处理船舶生活污水包括黑水、厨房灰水和洗涤灰水,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以及氮、磷等营养物质,使处理后的水能够达标排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膜法脱氮除磷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柜、污泥柜、水解柜、缺氧柜、好氧柜、膜柜、清水柜、紫外杀菌器、药箱,所述调节柜连接船用生活污水管,并通过管道连接水解柜;污泥柜连接压力海水或淡水管,并通过上清液溢流管连接缺氧柜;水解柜依次连接缺氧柜、好氧柜、膜柜和清水柜;好氧柜与膜柜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还连接有药箱,膜柜与清水柜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还连接有紫外杀菌器;所述调节柜、水解柜和清水柜底部连接溢流污水管;所述膜柜底部污泥回流口通过污泥回流管连接污泥柜和好氧柜;所述缺氧柜、好氧柜和膜柜还连接曝气管,膜柜底部还连接气提管。
进一步,所述调节柜用于调节水量水质,使水量均匀进入水解柜。
进一步,所述水解柜中设有火山岩填料,利用水解柜中的火山岩填料,截留污水中大颗粒悬浮物,并在厌氧环境下,利用水解菌将水中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良好的水质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66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麻醉用废物收集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航空座椅升降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