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在线工业数据采集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6844.9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1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金震;王兆君;李明;康进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维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H04L9/08;G06K17/00;G06F16/27;G06F16/21;G06F7/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吴金水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在线 工业 数据 采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智能在线工业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数据库实时发送的数据请求传递至数据采集端模块,并将数据采集端模块发送来的数据写入数据库;
根据需求从下层实时设备上采集获取实时数据,并将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同时,将采集到的所述实时数据在数据采集端模块中本地保存,包括:
采集各下层实时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实时数据,并将实时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将所述实时数据存储至数据采集端模块的本地存储区域中,形成数据采集的历史数据,所述历史数据的保存时间为48小时;
当所述实时数据库发起调取历史数据时,将历史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包括:
获取所述实时数据存储至本地存储区域中的时间点,并通过如下公式针对所述实时数据包生成基础标识码;
其中,α表示基础标识码,n表示当前所述本地存储区域中进行数据存储的存储次数;T1表示实时数据输入至所述本地存储区域中进行存储的存储起始时间点;T2表示所述本地存储区域完成数据存储的存储完成时间点;Ti表示所述本地存储区域中第i次进行实时数据存储所用的时间长度;Hα表示第一随机数,所述随机数包括三位数字,第一位数字为1-9范围内的随机产生数字,第二位数字和第三位数字为0-9范围内的随机产生数字;
获取所述实时数据存储至本地存储区域中的数据量,并通过如下公式针对所述实时数据包生成安全标识码;
其中,β表示安全标识码;Gi表示所述本地存储区域进行第i次数据存储时的实时数据存储量;G表示所述本地存储区域当前一次进行数据存储的实时数据的数据量;Hβ表示第二随机数,所述第二随机数包括两位数字,第一位数字为1-9范围内的随机产生数字,第二位数字为0-9范围内的随机产生数字;
将基础标识码和安全标识码进行关联;
将所述安全标识码进行加密获得对应密文,将所述对应密文发送至服务器;
当所述服务器从本地保存中调取历史数据时,将对应密文发送至本地存储区域;
所述本地存储区域对所述对应密文进行解密,获得安全标识码,通过所述安全标识码与基础标识码之间的联接关系确定所述服务器需要调取的历史数据,并将所述历史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支持TCP/IP、NETBIOS和RS232协议,并以TCP/IP、NETBIOS和RS232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支持ODBC标准、ActiveX标准、DDE和NETDDE标准以及Web Service标准的应用程序运行及数据交互;
针对RFID、条码和二维码进行扫描,通过扫描RFID、条码和二维码获取数据并进行数据格式解析及上传数据至系统后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ODBC标准、ActiveX标准、DDE和NETDDE标准以及Web Service标准的应用程序运行及数据交互,包括:
支持OPC标准应用程序之间的通讯;
支持与任何标准的ODBC应用系统之间的相互数据存取;
提供多种ActiveX插件,并提供实时数据的Web服务器功能,通过Internet/Intranet方式查看实时数据;
提供DDEServer功能,并在支持DDE的应用程序中显示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
支持Web Service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维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维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684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