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8091.5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3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朱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吉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333 | 分类号: | H01M50/333;H01M10/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黄珍丽 |
地址: | 242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壳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壳体,包括,壳体和电极;壳体上设有安全阀,所有的安全阀的排气孔与通管相通连接;在通管上竖直设有筒体,筒体与通管的空间相通;筒体的外部包裹着密封壳体,在筒体内设有活塞,活塞筒体壁上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方向从密封壳体的空间至筒体的空间;在活塞另一侧的筒体的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方向从筒体至密封壳体;在密封壳体的顶部设有常开且压力超过一定阈值后自动关闭的限压阀,在密封壳体的底部设有含有碳酸钠的网状骨架;筒体和密封壳体是硬质透明材料。有益效果:通过利用充放电产生的气体作为动力,并通过活塞的位置判断,目前电池内部是否处于正常,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壳体。
背景技术
蓄电池使用范围广,如装载在汽车上,为汽车启动、照明提供电能;目前使用的蓄电池主要还是以铅蓄电池为主。但是铅蓄电池在制造和使用中会面临一些问题。
比如,蓄电池在使用时间久了以后,会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从而导致电池壳体的内压变大。并且随着电池的使用寿命的结束,还会有内热产生,进而导致内压更进一步变大。
由此可见,产生氢气和氧气与因为寿命结束,而内热导致的内压过大,分别属于电池的两个时期。目前,对于铅蓄电池的使用,人们一般仅能判断出电池的实际使用状态,却没有针对蓄电池上述变化进行监控的方式,尤其是使用者不清楚电池目前处在何种状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针对1、蓄电池正常排出氢气和氧气;2、排放电解液,减缓内压;3、对上述两种情况的检测。
蓄电池使用时候变化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壳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蓄电池壳体,包括,铅蓄电池壳体,以及设在壳体上的两个电极;
所述壳体内每个铅蓄电池槽上设有安全阀,所有的安全阀的排气眼与通管相通连接;在通管上竖直设有内部为圆形空腔密封的筒体,所述筒体与通管的空间相通;所述筒体的外部包裹着空腔结构的密封壳体,在筒体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靠近通管一侧的筒体壁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方向从密封壳体的空间至筒体的空间;在活塞另一侧的筒体的壁上均匀竖直设有若干个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方向从筒体至密封壳体;在密封壳体的顶部设有常开且压力超过一定阈值后自动关闭的限压阀,在密封壳体的底部设有含有碳酸钠的网状骨架;所述筒体和密封壳体是硬质透明材料。
更具体的,所述限压阀包括内部是圆形密封腔体的阀体,且内部设有相对阀体滑动的移动塞,在移动塞的上方设有与阀体顶部连接的弹簧;所述移动塞上设有通孔,在移动塞靠近阀体顶部的阀体壁上设有排气孔。
进一步地,在密封壳体上设有泄压阀。
进一步地,所述网状骨架的具体材料是透气海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利用充放电产生的气体作为动力,并通过活塞的位置判断,目前电池内部是否处于正常,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限压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电极、3安全阀、31通管、4筒体、41第一单向阀、42第二单向阀、5活塞、6密封壳体、61泄压阀、7限压阀、70阀体、71移动塞、72通孔、73弹簧、74排气孔、8网状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吉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吉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80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网关
- 下一篇:空气桥制作方法、空气桥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