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互联网金融和生物识别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法及云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8139.2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5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葛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快付通金融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G06Q20/4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黄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互联网 金融 生物 识别 信息 安全 防护 方法 平台 | ||
本发明是关于基于互联网金融和生物识别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法及云平台,能够对具有不同生物特征维度的生物特征识别结果进行分析,这样可以确保访问权限配置列表和信息权限匹配结果之间的影响偏差不会过大,以提高信息权限匹配结果的可靠性,确保目标权限安全等级与每个候选权限安全等级的差值的精准性。在选取多个候选权限安全等级时,能够尽可能地将与待检测支付终端相关的信息访问路径对应的候选权限安全等级进行选取,从而在基于信息访问路径进行待检测支付终端的信息安全风险判断时,可以将待检测支付终端识别到的不同的生物特征进行综合考虑,提高信息安全风险检测的可靠性,确保线上支付的信息安全性,避免待检测支付终端的信息被窃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金融、生物识别和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金融和生物识别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法及云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信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已逐步取代传统金融,逐渐成为一种新兴且普遍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能够克服传统金融模式的地域限制、时间限制以及人力成本限制,从而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运行。以线上支付为例,线上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一个重要分支,在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进行线上支付时,如何确保支付终端的信息安全性,避免支付终端存储的隐私信息和重要信息被窃取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金融和生物识别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针对待检测支付终端的第一生物特征识别结果和第二生物特征识别结果;其中,所述第二生物特征识别结果的生物特征维度小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识别结果的生物特征维度;
根据所述第二生物特征识别结果的访问权限配置列表确定所述待检测支付终端的目标信息权限分布,根据所述目标信息权限分布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识别结果中获取所述待检测支付终端的信息权限匹配结果;确定所述信息权限匹配结果的目标权限安全等级与预设安全等级队列中的每个候选权限安全等级的差值;其中,所述预设安全等级队列包括多个候选权限安全等级,每个候选权限安全等级对应设置有信息访问路径,所述信息访问路径表示所述待检测支付终端存在信息安全风险或不存在信息安全风险;
基于目标权限安全等级与每个候选权限安全等级的差值,从所述预设安全等级队列中选取n个候选权限安全等级;基于n个候选权限安全等级的信息访问路径,判断所述待检测支付终端是否存在信息安全风险;其中,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
优选的,基于目标权限安全等级与每个候选权限安全等级的差值,从所述预设安全等级队列中选取n个候选权限安全等级,包括:
基于目标权限安全等级与所述预设安全等级队列中每个候选权限安全等级的差值,从所述预设安全等级队列中选取差值最大的n个候选权限安全等级。
优选的,所述基于n个候选权限安全等级的信息访问路径,判断所述待检测支付终端是否存在信息安全风险,包括:
基于n个候选权限安全等级的信息访问路径中的每相邻两个信息访问路径之间的路径相似度,确定用于对与所述n个候选权限安全等级对应的综合安全等级进行计算的当前指标信息集合;
基于所述当前指标信息集合,获取所述待检测支付终端在第一设定支付检测时段内各个支付检测时间节点对应的待检测指标数据集合,所述第一设定支付检测时段包含至少两个支付检测时间节点,各个所述支付检测时间节点对应的待检测指标数据集合包含所述待检测支付终端中的支付网络参数校验单元在对应的支付检测时间节点中采集到的或计算的支付网络的网络指标参数;
确定所述第一设定支付检测时段内各个支付检测时间节点对应的待检测指标数据集合之间的生物特征相似率;
根据所述第一设定支付检测时段内各个支付检测时间节点对应的待检测指标数据集合之间的生物特征相似率,确定所述待检测支付终端在所述第一设定支付检测时段内的支付行为特征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快付通金融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快付通金融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8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