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部件焊接变形控制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8641.3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7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杜健;游洪建;郑春梅;李金津;蒋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朱彬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部件 焊接 变形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部件焊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部件焊接变形控制装置;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端中部设有圆形的凸台,所述凸台用于固定部件的底板;所述固定座上端还设有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关于凸台的径向对称;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夹持部件的第一竖向部,以使第一竖向部保持竖直;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夹持部件的第二竖向部,以使第二竖向部保持竖直。本发明通过凸台使底板与固定座平行、通过夹持组件使第一竖向部和第二竖向部保持竖直,能够确保竖向部件与底座焊接的形状精度、加工精度和所需产品结构状态,以满足无人机天线底座多品种、科研试制及大批量加工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部件焊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部件焊接变形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板状基座上设有凸起部分的零件加工,大都采用铸造、整体铣削或将零件拆分成几部分焊接而成,如无人机的天线底座。其中,无人机的天线底座,在民用飞机行业、民用无人机行业以及军事行业作为接收空中导航信号的主要部件,得到广泛使用。但是无人机天线底座需要采用45#钢制成,且强度和耐磨性要求较高;若采用铸造生成,则容易产生气孔、夹渣、以及竖向部件与底板垂直角度无法保证90°等缺陷;若采用五轴加工中心整体铣削加工完成,则成本较高,且该种加工工艺加工后材料壁厚和加工尺寸不均匀,并同样存在竖向部件与底板垂直角度无法保证90°要求的问题,严重影响无人机天线底座后期的使用性能,并且当批量较大时产生的成本较高、生产周期较长;若采用焊接的方式,竖向部件和底座连接处变形严重,同样难以控制竖向部件和底板的垂直度。
综上现有的无人机天线底座加工工艺都会产生变形,且不能有效控制零件形状以及尺寸超差等技术问题,难以保证加工精度和所需产品结构状态,同时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无法满足无人机天线底座多品种、科研试制及大批量加工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无人机天线底座加工工艺,难以保证加工精度和所需产品结构状态,同时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无法满足无人机天线底座多品种、科研试制及大批量加工的需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部件焊接变形控制装置及方法,能够确保竖向部件与底座焊接的形状精度、加工精度和所需产品结构状态,以满足无人机天线底座多品种、科研试制及大批量加工的需求。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部件焊接变形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端中部设有圆形的凸台,所述凸台用于固定部件的底板;所述固定座上端还设有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关于凸台的径向对称;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夹持部件的第一竖向部,以使第一竖向部保持竖直;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夹持部件的第二竖向部,以使第二竖向部保持竖直。
其中,部件包括底板和竖向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竖向部、第二竖向部,本发明在使用时,先将组成部件的底板中部的孔套设在凸台外,使得底板和固定座平行,然后分别通过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夹持组成部件的第一竖向部和第二竖向部,使第一竖向部和第二竖向部保持竖直且下端紧贴在底板的上端,然后通过钎焊或者其他焊接方式将第一竖向部和第二竖向部焊接固定在底板上。
由于本发明通过凸台使底板与固定座平行、通过夹持组件使第一竖向部和第二竖向部保持竖直,能够确保第一竖向部和第二竖向部与底板之间的垂直度,防止因焊接时的高温使部件产生变形。因此,本发明能够确保竖向部件与底座焊接的形状精度、加工精度和所需产品结构状态,以满足无人机天线底座多品种、科研试制及大批量加工的需求。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能使得部件的第一竖向部和第二竖向部保持竖直、使部件的底板与固定座平行,能够用于部件的校形,确保部件的竖向部和底板之间的垂直度。
为满足不同型号规格部件的焊接需求,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均与固定座可拆卸连接,以根据不同料厚及结构形状进行的部件跟换底板、第一夹持组件或第二夹持组件,扩大本发明的适用范围。不仅可用于单件小批量和科研试制生产,而且在大批量生产和机器人自动化焊接加工中也可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86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