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硫密封剂用水基粘接底涂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8753.9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2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鲍传磊;张新全;张立国;高元峰;邢祎琳;吴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D5/00 | 分类号: | C09D5/00;C09J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剂 用水基粘接底涂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硫密封剂用水基粘接底涂,包含去离子水、偶联剂预混物、多巴胺和润湿剂。其中偶联剂预混物采用氨基硅烷与巯基硅烷的混和物,氨基硅烷采用N‑(β‑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3‑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一种或二者的混合物,巯基硅烷采用γ‑巯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多巴胺采用分析纯多巴胺盐酸盐,润湿剂采用硫醚类非离子润湿剂。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安全环保,解决了传统有机溶剂型底涂不环保、难贮运等问题,且制备的水基粘接底涂配合聚硫密封剂与多种基材均为100%内聚破坏,可有效提高聚硫密封剂的粘接性能,扩展其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材料及其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聚硫密封剂用水基粘接底涂。
背景技术
聚硫密封剂由于具有良好的气密和油密等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桥梁建筑等领域的密封,特别是其具有优异的耐燃油性,是飞机整体油箱的理想密封材料。但随着各领域材料的换代升级,聚硫密封剂所接触的材料表面类型也日益复杂,其中不仅包含新型工艺的钝化不锈钢、钛合金和铝合金等金属材料,还包括新型涂层等非金属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聚硫密封剂与钛合金,不锈钢及丙烯酸酯型涂层等材料表面的粘接性较差。为了解决聚硫密封剂与难粘表面的粘接问题,国内外采取了多种方法。其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采用粘接底涂。粘接底涂是一种事先涂在待粘基材表面上的低粘度液状物,其在基材表面干燥后形成一层特殊的膜,这层膜充当着密封剂和基材间的“桥梁”。因此,粘接底涂可明显改善密封剂与多种基材的粘接性能,拓宽密封剂的应用范围。
目前聚硫密封剂用粘接底涂通常为有机溶剂型,含有大量有机溶剂,如汽油、乙醇、甲苯、低分子酯类等,这类有机溶剂不仅会危害环境及施工人员身体健康,还会带来产品的储运困难,需要特定的运输方式和防爆储存空间,造成运输和储存成本较高。另外,现有的底涂也不是对所有基材都效,所以亟需一种既安全环保又高效的聚硫密封剂用粘接底涂。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硫密封剂用水基粘接底涂,解决传统有机溶剂型粘接底涂不环保、难贮运等问题,同时实现聚硫密封剂与多种基材的粘接稳定性,拓展其应用范围。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利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聚硫密封剂用水基粘接底涂,其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其中所述偶联剂预混物是氨基硅烷与巯基硅烷按质量比3~5:1并在一定温度,优选40℃~60℃下搅拌一定时间,优选2~4h的混和物。优选地,所述偶联剂预混物是氨基硅烷与巯基硅烷按质量比4:1的混和物
优选地,偶联剂预混物的份数为8~15份,更优选地为10-12份。
其中所述氨基硅烷为N-(β-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3-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一种或二者的混合物,当为两者的混合物时,对两者的混合比例没有要求。
所述的巯基硅烷为γ-巯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所述的多巴胺为分析纯的多巴胺盐酸盐。
所述的润湿剂为硫醚类非离子润湿剂。
本发明采用去离子水替代传统粘接底涂的有机溶剂,解决了传统粘接底涂不环保、难贮运等问题,同时采用了多巴胺和硅烷偶联剂的相互配合提高了聚硫密封剂与钛合金、不锈钢及丙烯酸涂层等难粘表面的粘接性能,可进一步拓宽聚硫密封剂的应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是通过在去离子中加入偶联剂预混物、多巴胺和硫醚类非离子润湿剂实现的,偶联剂预混物和多巴胺共同作用提高了聚硫密封剂与钛合金、不锈钢及丙烯酸涂层等表面的粘接力。使用前将水基粘接底涂涂敷到待粘表面,晾置50min左右即可涂敷聚硫密封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87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