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装修用装配式拼装栏杆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9443.9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6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高波;蒋进;杜军;鲍晓春;刘江伟;王帅;陈峰;李扬;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4 | 分类号: | E04H17/14;E04H17/20;E04H17/22;E04B1/343;B60B3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安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10 | 代理人: | 王国华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装修 装配式 拼装 栏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装修用装配式拼装栏杆,涉及护栏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安装底座、支撑柱、滑轮、第一护栏柱和第二护栏柱,安装底座下表面焊接有若干支撑柱,支撑柱一端安装有滑轮,安装底座上表面一侧安装有第一护栏柱,安装底座上表面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护栏柱,第一护栏柱一侧与第二护栏柱一侧间安装有若干第一护栏。本发明通过第一螺纹孔和第一紧固螺栓结构,方便第一护栏柱和第二护栏柱的安装和拆卸,同时通过卡槽和通孔结构,方便第一护栏的安装和拆卸,通过滑轮结构,方便护栏整体的移动和搬运,提高护栏的灵活性,通过第三螺纹孔和螺杆结构,方便调节防护网的高度,控制护栏的防护高度,方便后期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栏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装修用装配式拼装栏杆。
背景技术
栏杆中国古称阑干,也称勾阑,是桥梁和建筑上的安全设施。栏杆在使用中起分隔、导向的作用,使被分割区域边界明确清晰,设计好的栏杆,很具装饰意义。周代礼器座上有类似栏杆的构件。汉代以卧棂式栏杆为最多。六朝盛行钩片勾阑。栏杆转角立望柱或寻杖绞口造者,均可见于云冈石窟、敦煌壁画。元明清的木栏杆比较纤细,而石栏杆逐渐脱离木制栏杆的形制,趋向厚重。清末以后,西方古典比例、尺度和装饰的栏杆形式进入中国。现代栏杆的材料和造型更为多样,栏杆有镂空和实体两类。镂空的由立杆、扶手组成,有的加设有横档或花饰。实体的是由栏板、扶手构成,也有局部镂空的。栏杆还可做成坐凳或靠背式的。栏杆的设计,应考虑安全、适用、美观、节省空间和施工方便等,从形式上看,栏杆可分为节间式与连续式两种。前者由立柱,扶手及横挡组成,扶手支撑于立柱上;后者具有连续的扶手,由扶手,栏杆柱及底座组成。常见种类有:木制栏杆、石栏杆、不锈钢栏杆、铸铁栏杆、铸造石栏杆、水泥栏杆、组合式栏杆。
护栏作为一种防护作用的物品,能够有效减免搬运设备往来穿梭时带来意外撞击造成的设备、设施的损坏,建筑上使用的防护栏也具有同样的功能,但是现有的建筑护栏拆卸不方便,不易进行搬运,也不能多个相互拼接,并且防护高度无法进行调节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护栏作为一种防护作用的物品,能够有效减免搬运设备往来穿梭时带来意外撞击造成的设备、设施的损坏,现有的建筑护栏拆卸不方便,不易进行搬运,也不能多个相互拼接,并且防护高度无法进行调节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装修用装配式拼装栏杆,通过第一螺纹孔和第一紧螺栓结构,方便第一护栏柱和第二护栏柱的安装和拆卸,同时通过卡槽和通孔结构,方便第一护栏的安装和拆卸,通过滑轮结构,方便护栏整体的移动和搬运,提高护栏的灵活性,通过第三螺纹孔和螺杆结构,方便调节防护网的高度,控制护栏的防护高度,方便后期使用,解决现有的不易搬运、无法拼接和防护高度固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建筑装修用装配式拼装栏杆,包括安装底座、支撑柱、滑轮、第一护栏柱和第二护栏柱,所述安装底座下表面焊接有若干支撑柱,支撑柱一端安装有滑轮,安装底座上表面一侧安装有第一护栏柱,安装底座上表面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护栏柱,第一护栏柱一侧与第二护栏柱一侧间安装有若干第一护栏。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座上表面一侧设置有安装槽,安装底座上表面另一侧也设置有安装槽,两安装槽分别与第一护栏柱和第二护栏柱一端相互配合,方便第一护栏柱和第二护栏柱的插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座前端面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与安装槽内部相连通,方便第一紧固螺栓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孔内部安装有第一紧固螺栓,第一护栏柱和第二护栏柱通过第一紧固螺栓与安装底座相固定,方便固定第一护栏柱和第二护栏柱以及后期的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栏柱一侧设置有若干卡槽,第二护栏柱一侧设置有若干通孔,第一护栏一端与卡槽内部之间相互配合,第一护栏另一端放置在通孔内部,方便第一护栏的安装和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94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板的弧度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建筑装修用可移动装配式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