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杀菌的银钛复合内胆及水杯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9543.1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5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白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贵族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美力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C02F1/5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8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菌 复合 内胆 水杯 | ||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杀菌的银钛复合内胆,包括内胆主体,所述内胆主体包括内胆底座和焊接在所述内胆底座上的内胆壁,所述内胆壁为纯钛材料加工而成,所述内胆底座包括纯钛层和位于所述纯钛层上方的纯银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杀菌的银钛复合水杯。本发明可杀菌的银钛复合内胆及水杯,在具有杀菌功能的同时,解决了原有银制杀菌杯内胆容积小、夹层进水、银胆脱落、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杀菌的银钛复合内胆及水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饮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在饮水的源头上对水进行净化外,也有越来越多的水杯也带有杀菌功效,其中,通过银离子杀菌的水杯较为普遍。
现有带有纯银材料的水杯,主要是由较厚的纯银板加工成银胆,再通过旋铆、胶粘、过盈压装等工艺,与不锈钢、玻璃等材质的水杯组合,其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银胆制做材料用量大、工艺复杂、成本高;
2、银胆为独立部件,受结构限制,占用内胆装水有效容积;
3、使用时会因开水冷却后形成的负压,在拧开杯盖时易形成银胆脱落;清洗水杯时银胆外壁夹层易进水,进水后不易出来,长期易造成夹层滋生细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杀菌的银钛复合内胆及水杯,在具有杀菌功能的同时,解决了原有银制杀菌杯内胆容积小、夹层进水、银胆脱落、成本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可杀菌的银钛复合内胆,包括内胆主体,所述内胆主体包括内胆底座和焊接在所述内胆底座上的内胆壁,所述内胆壁为纯钛材料加工而成,所述内胆底座包括纯钛层和位于所述纯钛层上方的纯银层。
优选地,所述纯银层与所述纯钛层通过爆炸成形,使所述纯银层贴合在所述纯钛层上,所述纯银层与纯钛层之间结合紧密,无气孔及脱层问题,与液体接触面为银材料,与所述内胆壁焊接面为钛材料,形成一种带杀菌的银钛复合内胆。
优选地,所述纯银层的厚度为0.05~0.12mm,所述纯钛层的厚度为0.4~0.8mm。
优选地,所述内胆底座的纯银层边缘向内车加工1~2mm露出所述纯钛层,所述内胆壁焊接在所述内胆底座露出的纯钛层上,保证所述内胆壁与所述纯钛层之间焊接牢固。
优选地,所述内胆底座的纯钛层的直径与所述内胆壁的内径相同。
一种可杀菌的银钛复合水杯,包括所述可杀菌的银钛复合内胆,还包括由纯钛材料加工的外胆和底座,所述内胆主体与所述外胆、底座组装焊接形成水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纯银层与纯钛层通过爆炸成形,使纯银层贴合在纯钛层上,纯银层与纯钛层之间结合紧密,无气孔及脱层问题,与液体接触面为银材料,与内胆壁焊接面为钛材料,形成一种带杀菌的银钛复合内胆;
2、内胆底座的纯银层即可满足杀菌的功效,不需要整个内胆主体都用银材料加工,降低了生产成本;
3、内胆壁焊接在内胆底座露出的纯钛层,保证内胆壁与纯钛层之间焊接牢固,避免了夹层进水、银胆脱落的问题,且使内胆底座表面的银和内胆壁的钛材料面无氧化、变形、划伤等外观不良;
4、纯银层的厚度小,基本不占用盛装液体的容积,在外胆同样尺寸的情况下,容积增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杀菌的银钛复合水杯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
内胆主体1、内胆底座2、内胆壁3、纯钛层4、纯银层5、外胆6、底座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贵族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美力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贵族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美力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9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